教案《小壁虎借尾巴》活动设计_《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依据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出版社合编
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  19课《小壁虎借尾巴》
二、教学设计思想
《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四册中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它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这篇童话故事生动,知识浅显,学生是非常喜欢的。但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这课的文本不仅仅带给学生这些知识,还可通过让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挖掘其内在的价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根据课文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在设计本课教案时,我努力突出以下几点:
1.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力求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壁虎在借尾巴的过程中,他身上还闪现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读一读,找一找,你能发现小壁虎有哪些优点?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并在老师适时点拨下,能够体会出小壁虎说话、做事有礼貌,有条理(按事情的先后顺序说话)以及遇到困难不灰心的好品质。
2.贯彻“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理念。如:让学生通过读“爬呀爬”、“又”的变化,体会到小壁虎虽然很累,可它不灰心,不怕困难的品质。
3.重内化。让学生在内化训练中,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如:通过让学生比较两段话的异同,使学生明白说话、做事要按照一定顺序,并尝试按顺序说话的练习。这样做,不仅突出课文重点,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从喜欢读一篇文章开始过渡到一本书。
三、教学目标
1.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及壁虎尾巴能再生的特点。
2.学会按事情的先后顺序说几句连贯的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能体会到小壁虎有礼貌及遇到事情不怕困难、不灰心的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能体会到小壁虎有礼貌和遇到事情不怕困难、不灰心的好品质;并学会按事情的先后顺序说几句连贯的话。
五、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小壁虎不怕困难、不灰心的好品质。
六、教学准备
1.电脑课件(课件1:文字;课件2:音像)
    2.搜集推荐文章:《断了再长,真神》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讲故事:《小壁虎的尾巴》(板书课题)
2.要求:①.认真倾听
②.思考: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板书:挣断)
故事情节:
在一个晴朗的夏夜,几只小壁虎正在墙角练习捉蚊子的本领。忽然,一条叫小机灵的小壁虎的尾巴不知被谁咬住了。开始它还以为是它的小伙伴和它开玩笑,就不慌不忙的说:“喂,捉蚊子就捉蚊子,别咬我的尾巴呀!快放开。”可话说完后,不仅没有动静,反而更疼了。这时小机灵有些急了,回头也想还击对方(你咬我,我也咬你)。可它回头一看,却大吃一惊。你猜怎么了,原来咬自己尾巴的不是小伙伴,而是一条大蛇。小机灵吓坏了,出于本能的反应,它身子使劲一挣,逃走了。可遗憾的是:小机灵的命是保住了,而尾巴却挣断了。
3.没有了尾巴,小机灵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板书:把题目中的“的”改成“借”)123
4.今天,老师把小机灵也带来了?打开书63,看图。河边的这只没尾巴的小壁虎就是小机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机灵是怎样借尾巴的。
二、研读探究:
(一)、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同时思考:
1.小壁虎去向谁借尾巴了?结果怎样?(板书:小鱼、老牛、燕子)
2.为什么他们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板书: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
3.指导朗读。要读出动物们有礼貌、无奈的语气,速度要慢一些。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你们难过吗?是啊,我们也会和他一样难过。可同学们,在你们难过的同时,是否发现,小壁虎在借尾巴的过程中,他身上却还闪现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呀?
(二)、再读课文3——5段,思考:
1.在读书的过程中,你发现小壁虎身上有那些优点?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划下来。
①.有礼貌(通过“称呼:您;姐姐、伯伯、阿姨”体会)
指导朗读。读出有礼貌和焦急的心情(就读小壁虎说的话)
②.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怕困难。(通过“爬呀爬”、“又”感悟)
指导朗读。(第3——5自然段的第1句和最后一句)——分角色朗读3至5自然段。
③.能按事情先后说话、做事。
投影出示:
a.观察两段话,你会发现什么?他看见小鱼在河里摇着尾巴游来游去。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在河里摇着尾巴游来游去。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b.观察第二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总结:先写来到哪,再写看见了什么,最后写说了什么?课件出示
c.按照“来到——看见——说——”顺序进行说话练习。
尽管小壁虎说话那么有礼貌、有条理,又那么不怕困难,但由于别的动物的尾巴都有作用,他还是没有借到尾巴。借不到尾巴很难过,只好回家找妈妈。可后来我听说,小壁虎见到妈妈后,发生一件让他特别高兴的事,什么事呢?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找出答案。(板书:长出)
2.交流资料,了解“再生”能力。(板书:再生)注:教师推荐文章《断了再长,真神》
3.小壁虎依靠自己的再生能力,长出一条新尾巴,他非常高兴。想一想,小壁虎由借不到尾巴到长出新尾巴,心情有什么变化?(难过——高兴)
4.指导朗读。把这种心情的变化读出来。
三、总结回顾:
1.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2.播放动画课件《小壁虎借尾巴》。
3.质疑。
四、作业延伸:
1.阅读下发资料。
2.查阅资料: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你还知道其它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吗?
3.按“来到——看见——说——”的顺序写2、3句话。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          老牛          燕子
再生
挣断    长出
八、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情境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习氛围轻松活泼。
2.本节课能将知识技能提高,情感态度培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做到了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这一教育理念。
3.整节课充分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思想。即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悟,做到了读悟结合。123
4.本节课中,感觉评价语使用较好,言简意赅,具有个性化,而且这种肯定性的评价语言能极大地帮助学生树立自我认同感。如:当一名学生把“来到——看见——说 ——”这段话说得非常有条理、有内容时,我突然看见他右臂上带着中队长的标志,便灵机一动,说:“你说话办事这么有条理,难怪同学们选你当中队长,相信你一定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
(二)不足之处:
1.教学内容安排较满,时间有些紧,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略显粗糙。
2.句式训练环节,设计形式比较单调,内容发散不够。
(三)改进方向:
1.备课时,要多分析学情,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
2.进行知识点教学时,形式要力求丰富多样,内容应更加广泛,以扩大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68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