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实录]《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实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说明】
  《小壁虎借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事,并且告诉孩子们有关小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知识,语言生动形象,儿童读起来感到亲切有趣。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主体,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我利用了实物投影、实物(小金鱼)、简笔画、小壁虎图片以及音乐磁带和头饰等生动形象的教具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大量形象的感知中,逐步掌握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句,理清课文条理,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扩大词汇量。
  2、能力目标:
   ⑴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⑵ 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⑶ 培养孩子们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说话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采用不同形式的自读、朗读、品读,让学生从文中悟情;懂得尊重别人,说话要讲礼貌,并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解题,明确重点
  目的:
  理解词语,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揭示课题。
  师:“借”是什么意思?
  生:“借”是暂时使用别人的东西。
  师: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通过读课题我知道课文讲的是小壁虎借尾巴的事。
  师:读完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我想知道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生:我想知道小壁虎借到尾巴没有?为什么?
  师:孩子们,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弄懂的内容。
二、初步感知全文
  目的:
  理清作者思路,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法: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观看课件。
三、分段精读,以读为主,以读促讲
  目的:
  通过质疑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在通过听、说、读、思、问等多种能力的训练,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师: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课文从哪到哪是写这个问题的?
  生: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是写这个问题的。
  (指名读第一、第二自然段,再讲一讲你读懂了什么?然后用小壁虎和蛇的图片演示小壁虎的尾巴是怎样断的。通过这一图示法使学生认识到小壁虎的尾巴容易断,这样可以起到保护自己性命的作用。)
  出示断了尾巴的小壁虎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
  生:没有尾巴多难看呀!
  师: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组织语言的能力。)
  生:因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小壁虎要借尾巴。
  生:小壁虎之所以要借尾巴,是因为没有尾巴太难看了。
  师:你们说得可真好!
  师:这时小壁虎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很难过,很焦急。123
  (知道学生带着焦急而又难过的心情读第二自然段。“多难看”要读重音。)
  师: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他觉得很难看,就忙着借尾巴,他都来到了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课文从哪到哪是写这几个问题的?
  生:课文的三到五自然段是写这几个问题的。
  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他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
  (在实物投影上出示鱼缸)请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用手做小鱼摇尾巴的动作。通过读、观察、做动作,让学生理解小鱼尾巴是怎样动的,小鱼尾巴的作用是拨水,了解小鱼不能借给小壁虎尾巴的原因。
  课文的第四、第五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写法相同,所以我在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两个自然段。然后汇报交流、探究后的成果。
  (第四自然段:让学生通过用手做老牛尾巴甩东的动作,再结合板画来
  理解牛的尾巴是怎样动的,有什么用以及不能借给小壁虎的原因。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老黄牛说的话要读得低沉一些。
  第五自然段:通过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让学生明白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不能借给小壁虎的原因。指导朗读,“行吗?”用商量的口吻。“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要读重音,“借给我”要读出恳求、急切的语气。
  学习第六、第七自然段。
  抓住感情变化的语句,了解小壁虎的尾巴的另一个特点──再生。
  师: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可是他们的尾巴都各有各的用处,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不由自主地说出)很难过。
  师:后来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呢?
  (采用引读的方式学习这部分内容)
  生:(齐读)我又长出一条新尾巴了。
  师:小壁虎是怎么知道自己又长出新尾巴的呢?
  生:妈妈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从这里可以看出是妈妈告诉他的。
  (指导学生分析妈妈的话:“傻孩子”是什么意思?是真的说小壁虎傻吗?让学生了解因为小壁虎还小,不知道自己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所以很难过、很着急,妈妈这是一种疼爱的说法,并不是说小壁虎真的很傻。)
  指导学生读妈妈说的话,体会小壁虎此时的心情如何?
  (在掉了尾巴的壁虎图上拉出一条粗短的新尾巴,从这可以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
  引导学生看最后一句话的后边是什么标点符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指导朗读:
  下面我们就带着高兴的语气;大声读出小壁虎的这句话。
四、板书总结全文
五、课外拓展,发散思维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途?
  生:我知道袋鼠的尾巴不仅能当椅子坐,还能起到支撑的作用。
  生:我知道松鼠的尾巴不仅能当降落伞,还能当被子盖在身上防寒。
  生:我知道老虎的尾巴可以当袭击敌人的武器。
  生:我知道猴子、响尾蛇……
  通过这些学生的发言,启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小壁虎借尾巴的时候,还可能遇见我们刚才说到的哪一种动物,她可能还会跟谁借尾巴?请大家模仿书上的叙述方式来说一说。可以先自己练习说,也可以同桌两人练习说,还可以学习小组合作来完成,然后讲给大家听。此时,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举手抢着要发言。123
  这时我让学生们拿出画纸和画笔,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然后再把他们的画分别拿到前边,按照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分别讲一讲他们画上的内容。
  (这样设计教学,强化了读的训练,启发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大胆说话的能力,使学生人人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量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最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表演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由于采用直观教具,启发得当,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愉快的情境,所以学生在愉快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有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又培养学生的智能。由于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质疑,让学生大胆地到前边来讲述自己的想法,使课堂教学不断地掀起高潮。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67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