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荷叶圆圆》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谜语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能最快猜出。“像盘不是盘,立在水中央,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伞。”学生猜。(荷叶)出示课题和插图。瞧,这就是荷叶!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荷叶圆圆   (识记“荷”字。)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播放课件)学生认真观看,初步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标自然段,思考一个问题:荷叶给谁带来了快乐?
读后,交流: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快乐。
3、再读课文,找出生字,相互交流识字方法。
①学生读课文,找生字。
②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学生自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
荷叶圆圆 小水珠   摇篮   亮晶晶    停机坪   透明   翅膀   蹲   笑嘻嘻
③引导学生照样子说说,如:荷叶圆圆 (    )弯弯   (   )尖尖
再如:让学生说一说亮晶晶、笑嘻嘻abb式的词语(绿油油、红通通、白花花、红艳艳、黄澄澄、白茫茫……)
④出示本课的生字(不带拼音),学生先认读,再交流识字的方法。
a、用加一加的方法:草头+何是“荷”字,回忆小池里的诗句;王+朱是“珠”字;口+喜是“嘻”字……
b、用做动作的方法:“摇”、“停”
c根据形旁识字:草字头跟植物有关(荷);王字旁跟珠宝有关(珠);提手旁跟动作有关(摇);竹字头跟竹子有关(篮);提土旁跟土地有关(坪);月字旁跟身体有关(膀);足字旁跟脚或腿的动作有关(蹲)。
d、编儿歌识字:“人来小亭边,停步看竹篮。竹篮竹子编,月亮在旁边。”(停、篮、膀)
e、字谜识字:“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山。”(晶)
⑤游戏,做只聪明的小青蛙。(出示识字课件)每只小青蛙身上都带有生字,每张荷叶上都带有拼音,给生字找对了拼音,小青蛙就会跳入水中,荷叶就会转变成生字。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看图,师边描述,边逐段引读。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佩戴头饰)
4、四人小组朗读。
5、齐读。
四、小结:
1这节课,你记住了几个生字?(开火车检查)
2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鱼儿的凉伞,荷叶是你的什么?
 
教学反思
《荷叶圆圆》是一篇语句优美、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想体现以下几点:
一、有层次地、反复地进行识字教学: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对生字的识记我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识记。本堂课中,首先是初读课文中的读准生字,到带拼音读带生字的词语,再到个别生字的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又回到课文中整体感知,最后在游戏中识字。通过这样多种形式地反复训练,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二、尊重学生的意愿,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我也注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再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边上的同学听。在精读课文时,我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你这节课最想和谁交朋友?”等。这些自主性地选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12
三、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本。朗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读,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特别是在感情朗读时,根据学生不同的感悟,允许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如在朗读小水珠一段时,有的学生认为小水珠很可爱;有的同学认为小水珠很开心,不同的感受使他们的朗读也不同。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他们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了语言的美。
四、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拓展思维,激发想像
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创设了情景,更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在教学小水珠一段时,理解“小水珠把荷叶比作摇篮”是一个教学难点。所以,在这段的教学中,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动画:一边是小宝宝躺在摇篮里,摇篮轻轻摇动;一边是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微风吹来,荷叶轻轻摆动。在学生饶有兴趣的观看中,本课的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了。接着,我又根据动画中“小水珠眨着眼睛”问学生: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会看到什么呢?有的说:看到自己的伙伴;有的说:看到小蜻蜓;还有的说:看到小鱼,还在跟小鱼说话呢!多媒体的使用既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希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62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