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课文_《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片断与反思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人教版第一册的一篇课文。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精心地准备。但在正式讲课时,学生的节外生枝却打乱了我的阵脚。不过,也正是这些“意外”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经历。
课堂上,每个教学环节正如我预料的那样顺利地进行着。这时,我班的“智多星”钱亦初高高举手了。我想:他的发言肯定精彩,说不定会锦上添花。谁知他站起来说道:“老师,我可以问个问题吗?”这可不是我预设的教学环节呀,怎么办?让不让他问。让他问,他会问什么?万一……可不让他问,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况且,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不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吗?
我犹豫一下后,微笑着说:“当然可以。”“老师,我知道冬瓜和茄子还有很多不同,燕子妈妈怎么不让小燕子再去观察得仔细一点,为什么只让它去看了三次就笑了,就满意啦?”这个小机灵鬼,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还有了自己的看法。这是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得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我引导到:“孩子们,你们知道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小燕子学会观察了,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
──“小燕子进步了,燕子妈妈才笑的。”
──“小燕子看得一次比一次仔细,燕子妈妈就笑了。”
孩子们小手高举,看来课文内容已经学得不错了。我话锋一转:“刚才亦初问得好,冬瓜和茄子还有很多不一样呢,燕子妈妈笑着鼓励了小燕子,她又会怎么对小燕子说呢?小燕子又会怎么做呢?让我们也来当当小作者,编编《一次比一次进步·续集》,好吗?你们先和小伙伴们讨论一下吧。”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在位子上议论开啦。看得出来,这是他们喜欢的话题,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讨论,很热烈。不一会儿,小手如林。
“老师,我先来。”是钱亦初,“燕子妈妈会说‘孩子,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妈妈很高兴。可是,你再去菜园里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你要想办法看得更仔细哟?’”他学着燕子妈妈的语气像模像样地说着,俨然就是“燕子妈妈”了。
“我来,我来!”孩子们很喜欢他们的“燕子妈妈”,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叫着。
──“妈妈,我摸到了冬瓜的皮有些粗糙,茄子的皮很光滑。”
──“妈妈,妈妈,我看到了冬瓜和茄子生长的地方也不一样。”
──“妈妈,妈妈,我尝到了冬瓜和茄子的味道不一样。”
──“妈妈,我问到了,冬瓜和茄子里面也不一样……”
──“妈妈,妈妈,我去试过了,冬瓜是重的,茄子是轻的。”
……
一只只“小燕子”欢快地叫着,议论着,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钱亦初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我这才暗暗松了口气。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却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争先恐后地问:“冬瓜为什么是青的?茄子为什么是紫的?”“燕子妈妈为什么让小燕子去三次,这样飞来飞去多麻烦,它为什么不教小燕子方法,让它一次就观察好呢?”“小燕子这样飞来飞去多辛苦呀,燕子妈妈真的爱小燕子吗?”……
看到孩子们因自己会发现问题而欣喜的笑脸、发亮的眼神和期待的目光,我怎么还能按预定的环节进行教学呢?尽管后面的一些环节正是我精心预设的精彩所在。于是,我毅然放弃了预定的教学设计,顺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针对课文发表意见,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问题。由于得到了老师的鼓励、支持和信任,学生有了自主的权利,他们显得异常兴奋,思路也特别开阔。 12
【课后反思】
这堂课也许没有我原先预设的那么“精彩”和“完美”,但它是真实的,它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发展。
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呼声。可扪心自问:我们每个老师都做到了吗?在我们的课堂上还是有很多老师怕听到学生说“不”,怕学生在课堂上节外生枝。平时,很多课教师都是主人,串讲串问,有时学生脱离轨道马上拉回来,生怕浪费一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尴尬的场面,自己下不了台,课堂不再在教师“胸有成竹”的调控之下进行,学生们想提什么问题,会提什么问题,他们的问题老师解决不了怎么办?因此,每次涉及质疑问题,都是“蜻蜓点水”,有时甚至牵着学生走。
可今天课堂上的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教学的轻松,我很庆幸没有掐断这一根根激起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导火索。是呀,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听到学生的声音。有问题才证明在思考,有讨论才证明在探究。教师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去探索他们的思维方式,把学生看成是鲜活的个体,把课堂看成是学生成长的经历,真正理解学生,为他们构建起无过错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得到理解、尊重和信任,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我这样去做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困惑,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孩子,提的问题五花八门,然而,这就是学生喜欢的,想要探讨的问题,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提问积极性高涨,思维火花不断闪现。我想,对于这样一种质疑的积极性,对于这样一种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我们要保护,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但如果要解决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无疑成了语文课,科学课、思想品德课……的“大拼盘”,似乎失去了语文课的意义,语文课中的教学目标自然不会全部落实。面对着这种矛盾,我常常困惑着。在语文课堂中,要不要教学生学会提问?要不要帮学生梳理问题?学生提的问题与语文知识无关要不要都给予明确的答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得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我想,如果学生的问题是老师引导出来的,这些问题是学生真正感兴趣,想要了解的吗?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意义?难怪我们的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越来越不会提问。在这样的“引导”中,他们慢慢地学会和懂得揣摩老师的想法,提问也常常正中老师的下怀,可却越来越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创见。 我们教师不能为学生创设、提供主动提问的条件,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主动提问,都成为阻碍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不利因素。
罗杰斯认为,产生创造性创见的外部条件是自由和和安全。当我们放开孩子的手脚让他们自由地问时,他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古怪,非常幼稚,甚至是极度荒诞时,如果老师委婉地告诉他,你想的问题没有意义,创新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与其妄下断言,不如延时评价。有时,怪念头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开出智慧之花。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提高学生发现文本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敏感度。真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提真问题,真帮学生解决问题,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问题从学生中来,是学生关心的,是他们自己提出的,这样的问题有吸引力,有挑战性。哪怕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显得不是那么流畅、精美,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因为不会而“卡脖”了,也应该在所不惜。
愿我们的课堂能真正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声音,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来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759.html
-
【《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6 j q x》教学设计9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 1、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 j q x 的音,认清 j q x 的形。教学难点是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复习 开火车读 b p d g i。二、看情...
-
一年级语文案例分析与反思_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9 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一、 有关背景 《放小鸟》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上的课文。这一课叙述的是姑妈送我一只小鸟,色彩美丽,眼睛灵活,招人喜爱。我精心喂养,可它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很着急,怕有什么不测。当我听到小鸟的鸣叫,...
-
[《美丽的小路》教案]《美丽的小路》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巩固14个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够正确书写“干”“净”。3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三种句式的语气,体会小动物面对小路“得”与“失”的不同心情,树立保护环境靠大家的观念...
-
【骑牛比赛的视频】《骑牛比赛》第二课时教案详细阅读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骑牛比赛 共几课时 2课时 第几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部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
-
[笑声回来了百家号]笑声回来了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 认识6个字。会读5个词语。2、能展开想象,说说全家人回来后的情景。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产生爱自己家的情感。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难点:规范的书写生字。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思想:本课是写家庭生活的一首儿歌,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下班回...
- 详细阅读
-
对韵歌教学设计一等奖_《对韵歌》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词语,认识6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3、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三、教学难...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和小池]古诗两首(所见、小池)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课前透视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
四个太阳教学实录_四个太阳教学实录详细阅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个太阳》这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四个太阳。师:看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问?生: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生:这四个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来?从什么地方落下去?生:这四个太阳会是什么颜色的?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练测答案]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练习教案详细阅读
练习7 教学要求: 1、 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 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 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