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雨点儿》教学设计1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齐唱《小雨沙沙》的歌曲(课件出示歌曲的歌词、画面)。

  2、你从这首歌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从歌词中初步感知雨水与种子的关系。

  4、我们不仅要唱“小雨”的歌,还要读读写“小雨”的课文。

    (刚开始上课,利用唱歌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结合歌词,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来说说“雨水”。导入课题时轻松、自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老师巡视指导、帮助。

    (看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唱过轻快活泼的歌曲,学生会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


三、认读生字,自主识字

  1、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句子

  2、四人小组汇报读句子,教师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3、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

  4、游戏巩固,做“小猫钓鱼”的游戏。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这一环节的识字由扶到放,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


四、读悟结合,积累语言

  1、学习第1自然段

   ⑴ 播放课件。(下雨的情景画面)

   ⑵ 你觉得雨点儿多吗?能数得了吗?相机引出“数不清”。

   ⑶ 说话训练:数不清的 。

     (学生在课文的句子中理解词语,又用词语拓展思维,进行说话,做到了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

  2、学习2~4自然段

   ⑴ 继续播放下雨的课件。

   ⑵ 听,雨娃娃们在说话呢?你听到了什么了?

   ⑶ 学生想象发言,教师赏评。

   ⑷ 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他们的对话。

   ⑸ 全班齐读。

   ⑹ 同桌互相合作,找一找,哪些是“问”的语言?哪些是“回答”的语言?

   ⑺ 指导同桌两人合作汇报。

     (通过同桌间的分工合作,找出问答的语言,为练习角色朗读作好铺垫,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能力。)

   ⑻ 指导读好“问”语气。

   ⑼ 师生互问互答,学生互问互答,同桌两人互问互答,男女生互问互答,全班齐读。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这也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

  3、学习第5自然段

   ⑴ 播放课件。(雨后植物的变化)

   ⑵ 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什么变化?

   ⑶ 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揭示:雨水可以滋润万物。

   ⑷ 完成句子:小草从 。

花儿从 。

     (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好地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让学生在直观的印象中完成句子训练,落实了课后的句子训练。)


五、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雨点儿还会到哪儿去呢?那儿会怎样呢?

  2、你知道雨水还有哪些用处?

    (将课文内容延伸,让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67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