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和反思_《比尾巴》教学设计9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在观察、了解动物尾巴特点的游戏中,认识“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等12个生字,学写生字“公”。

  2、正确朗读课文,增强识字的愿望。

  3、在游戏式的学习中,感受合作与探究的乐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说说吧。

    自由发言,简单介绍喜欢的小动物。

  2、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

    他们在干什么?(出示课件: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等六种小动物,随即出示:比尾巴)

    观察画面,发表意见。

  3、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哪一课吗?(老师板书课题)

    随老师书空“比、尾、巴” 三个字。认读“比、尾、巴”。

    (以大森林为背景,六种动物逐一出现,突出动物尾巴的活动。)


二、快乐识字,游戏巩固

  1、让我们认识一下参加比赛的小选手。(在原画面出示动物名称)

    借助画面认读“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等词语

    (创设有趣的认字情境,引导学生快乐识字。)

  2、观察一下,这些动物的尾巴各是什么样子的?

    仔细观察画面,说出动物尾巴的特点。

    借助画面认读“长、短、一把伞、弯、扁、最好看”等词语。

    (按学生说的顺序,老师点击相应动物的尾巴,随即出示“长、短、一把伞、弯、扁、最好看”等词语。)

  3、他们中间还藏着一些生字宝宝呢,认识吗?快读给你旁边的小伙伴听。
同桌借助拼音拼读生字。

    (屏幕上出现带有拼音的生字 “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

  4、(去掉拼音)现在还认识吗?

    咦,生字宝宝不见了,快在课桌里找找,在小组里读一读。

    直接认读生字。

  5、在自己的课桌里找出生字卡片和小伙伴一起认读。向大家汇报。

    (教师课前有意识地把生字卡片放在学生的课桌里,以增强学习情趣。)

  6、想和生字宝宝做游戏吗?

    做听音拍卡、摘果子、生字接龙等游戏。 开火车读生字。

  7、借助游戏巩固识记。

    生字宝宝搬家了。(电脑出示生字)看,哪个生字宝宝在和我们捉迷藏?(在12个认读字中先去掉“公”字,再去掉“松鼠”一词,最后去掉“把、巴”两个字。)

    找出屏幕中隐去的生字。重新排列生字顺序。


三、语境识字,读中感悟

  1、同学们,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好吗?(电脑出示课文)读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

    散读──个人汇报读──各小组自选方式读。

    (在语境中巩固认读字。 读中引导评价。)

  2、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观察,看会有什么发现?(课件中“?”闪动变红,“。”闪动变蓝)

    把你的发现读给小伙伴听,让他给你评一评。读一读。(出示课件第1、3节)

  3、一人读,大家看屏幕边听边思考问题。

    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同桌互读课文。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发现问号,指导朗读。 )

  4、问句我们读好了,想知道答案吗?打开书自己读读,找找,和小伙伴商量商量。12

    (老师出示词语卡片: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长、短、弯、扁、一把伞、最好看)能让它们手拉手成朋友吗?

  5、在读书、评价中感悟文中带问号的句子

    我们来做对口令的游戏,谁的尾巴长?

    自己读书──小组交流。

    (用游戏的方式反馈读书效果并复现生字。)

  6、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场精彩的比尾巴大赛。

    你觉得哪最精彩?能读好吗?提提建议。

    读词语卡片。

    小组内找词语朋友。

    一组同学到前面找词语朋友。

    生答:猴子的尾巴长。

    ……

    生问:谁的尾巴长?

    生答:猴子的尾巴长。

    ……

    观看课件。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展示交流

  1、课文都读好了,想不想写写字呢?(出示课件:公)一起读。

  2、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看呢?(课件出示书写“公”字的过程)谁来提醒大家。

  3、观察并说出字的笔画和占格位置。

  4、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板书:公)

    书空。评价老师写的字。

  5、自己写一写。描、写生字。

  6、把你写的字展示给大家看。评价。

    (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指导书写。)


五、联系生活,拓展巩固

  比尾巴大赛还在进行,动物们给我们发来了邀请信,快打开看看,完成上面的内容,你就能参加它们的大赛了。

  小组合作完成拓展练习。

  (此项作为弹性环节,既可在课上进行,又可放到课下做游戏。)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37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