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朗诵教学_《一去二三里》教学实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故事一边想象,在听故事中,你看见了什么?星期天,有两个小朋友出去玩。他们走了一二里路,来到了山坡上。他们往远处一看,有几户人家的烟囱里正冒着烟呢。数一数,有四五家呢。他们又看见远处的山头上有许多凉亭,数一数,有六、七座呢。他们往路两边一看,呵,好美呀!路边的树上开满了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好多呀。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两个小朋友。)
生:(我看到了几户人家。)
生:(我看到了亭子。)
生:(我看到了花和草。)
师:同学们,这幅景色美不美?
生:(美。)
师课件出示这幅图。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图画出了哪首诗的意思?
生:(一去二三里。)
师:《一去二三里》这首诗,同学们都已经背过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看同学们认识里面的字吗?
二、板书课题,读诗认字
  师: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学生书空写。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
齐读课题。
师课件出示这首诗。让学生根据拼音读诗。
生自由读诗。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中那些字你感到陌生,就请你根据拼音多读几遍。
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读诗中的字。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认为难认的字?
生:去、里、家、烟、村、亭、座、枝。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把这几个字多读几遍好吗?
一起读这几个生字。
师:同学们,看老师变魔术了。
师点击课件,诗中的拼音消失了。
师:现在诗中没有拼音了,同学们还会读吗?试一试。
学生练习读诗。
老师找几名学生读诗。
师:同学们,诗中的生字宝宝跑出来了,你们想跟它们交朋友吗?
生:想。
师课件出示本课要认识的生字:一、去、二、三、里、四、五、六、七、八、九、十。
师: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能认识几个?
学生自己读生字。
师:谁来跟大家说说,你认识哪些生字?
生:我都认识。
生:我有两个不认识。
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看谁认得多。
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互相学习。
师:谁愿意自己读一读?
生站起来读生字。
师:同学们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都读对了。
师:好,让我们把爱的鼓励送给他。
生:爱、爱、爱,你真棒,耶!
三、结合插图,理解诗,训练读诗
  师:同学们把师中的生字都认识了,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一下诗中的美景,并读出来。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诗中哪个字的意思?
生:“去”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告诉他?
生:走的意思。
师:说得很正确。谁还有不明白的?
生:烟村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看看插图,想一想烟村是什么意思?
生:做饭的人家。
师:真聪明。我们可以根据插图理解意思。谁还有?
生:亭台呢?
生:亭台就是凉亭子。
师:对,同学们可以看看图,认识认识凉亭的样子,像什么?
生:跟伞一样。
师:观察得很仔细。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没有了。
师:那么老师问一下大家:一枝花与一朵花一样吗?
生:一样。
师:一枝花和一朵花不一样。
师通过简笔画向学生介绍一枝花和一朵花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同学们,你们说这首诗描写的景色美不美?
生:美。
师:哪里美?12
生:有花、有人家、有亭子。
生:还有大山和大树。
师:这么美的景色,我们读诗时要用什么心情读?
生:高兴。
生:面带笑容。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读诗时要面带笑容,同时还要把诗中美丽的景物:烟村、亭台、十枝花读得重一点。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自由练习读诗。
师:谁愿意自己读一读,展示给同学们听?
生读诗。
师:谁来评价一下?
生:他读得时候很高兴。
生:他读十枝花得的很有劲。
师:同学们愿意听老师读一下吗?
生:愿意。
师范读古诗。
生鼓掌,并把爱的鼓励送给了老师。“爱、爱、爱,老师真棒!耶!”
师:下面同学们再练习读一读古诗。
生自由读诗。
师:谁愿意读?
生独自读诗。
同学们都争着读诗,师便要求同学们一起站起来读诗。
四、课中休息
  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活动一下。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看谁能把今天学得古诗背出来或唱出来。
师放活泼的音乐,与学生一起活动。师做的动作是一边跳一边唱古诗。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融入了活动中。
五、课外延伸
(一)课件出示儿歌: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花,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师范读儿歌,然后领读儿歌。
学生自己练习读儿歌。
学生齐读儿歌。
分小组读儿歌。
师生和读儿歌。
师:一什么牛?
生:一头牛。
师:两什么马?
生:两匹马。
师:三什么鱼?
生:三条鱼。
……
(二)师:古时候有一位画家叫郑板桥,他用数字写了一首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师范读古诗。
师:同学们,知道芦花是什么吗?芦花就是我们校门外边沟里的芦苇,它上面毛茸茸的花是什么颜色?
生:白色。
师:同学们想一想雪花飞入芦花为什么就看不见了?
   生:他们一个颜色,就看不出来了。
师:下面同学们一起读故事,老师听听同学们能不能读下来。
生齐读古诗,老师随时指导读。
师与同学们一起读古诗。
六: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详细学习了古诗《一去二三里》,还接触了一首练习量词的儿歌,和一首用数字组成的诗《咏雪诗》。同学们学得很高兴。《咏雪诗》就作为我们今周要背诵的古诗。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780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