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学预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10-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9 加几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准备: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教学过程:一、例1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二、     练习反馈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四、课堂作业 第99面的第1、2题。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反思: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第二课时12345678教学内容:9加几的练习课教学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具准备:习题中的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学生操作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二、创设情境小羊图(书上99页第1题)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教师板书:9+7=16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蚂蚁图(书上99页第3题)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学生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蜜蜂图(书上100页第5题)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三、用数学(书上100页第4题)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师:(边演示边问)如果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学生试做,然后集体订正。四、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五、课堂练习:练习十七第2、6、7题。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气氛浓厚,发言积极。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用数学“9加几”小学数学第一册101页,102页的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八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陵目标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二) 过程性目标1.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教具准备:投影仪1台,录音机,算式卡片学生每人准备两种颜色圆片各10个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9+2  9+5  9+4  9+99+7  9+6  9+8  9+32.拍手游戏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教师拍9下、1下、5下。二,学习新课1.       教学例3(1)放录音(合唱)教师:“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2)投影出示,例3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请学生回答(3)  “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列式、板书:9+5(4)  “那到底一共是几个人呢?”    .学生想计算方法,“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两种颜色的圃片)教师巡视(5)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6)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2.完成“做一做”(1)投影出示“图”(2)小组合作,要求:①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 道了什么?记录下来②要求什么?记录下来③怎样列式?④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三、师生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反思:学生说:我是摆出来的,还有的会说:我可以把凑成10,还有的说我可以把5凑成10,还有人说因为5+5等于10,所以9+5等于14……让学生多种角度说。12345678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8、7、6加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教学重点:学会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刨设情境,揭示课题  讲述:数学乐园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玩“闯三关”。闯第一关: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进行口答6、8、9的分合式,然后教师出示抽拉片,让学生口答后说说发现了什么?7+3+2= 8+2+5= 7+3+4 8+2+6= 7+3+9= 8+2+7= 讲述:对,把前面两个数先凑满10,再加上第三个数,就能算得既对又快,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凑十法。小朋友,祝贺你们胜利通过第一关!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凑十法来完成游戏的第二关。教师随机板书课题:8加几、7加几。    二、     讨论交流,探索新知1.       学习例1(1)教师出示小天使带来的喇叭图,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8+7。(2)学生围绕8加7等于多少,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用小棒摆一摆,互相说一说,再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各小组分组讨论,教师参加小组讨论。)       (3)学生讨论后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学生通过交流,教师的引导,想出把8凑满10.把7凑满10的凑十法;数数法;想减做加等多样 化的方法。)2.“试一试”(1)教师出示8+9=问:你们会用刚才这些方法来计算8+9=吗?(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3)指名回答交流。2.       练一练(1)  组织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动手试一试桌上的练习。(小组长拿出准备好的练习题与组员交流讨论,并填写空格。)(2)  小组长交换介绍算法,其他小朋友做小小评委,听他们说的好不好,说得好就送给他掌声。三、     游戏实践,巩固练习讲述:小朋友真聪明,第二关完成得多出色呀!在第三关里我们还会遇到好多游戏,有吃西瓜,蜜蜂采蜜,采蘑菇,汽车回家,蚂蚁搬家,动物钻洞。(出示游戏材料)学生分组游戏,设置奖励机制(“智慧星”),教师巡视指导。      反思:学生说:我可以把8凑成10,还可以把7凑成10,也有的说,因为7+7=14,所以8+7=15;因为7+8=15,所以8+7=15等很多方法。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果好。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第3-8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抢答)6+5    6+7   8+6     9+3   8+8    9+8   6+8    7+4   9+4     8+5   8+7    7+92、 练习十九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写得数,教师巡视,并订正。12345678二、创设情境1、练习十九的第3题先出示转盘,让学生弄清题意,转动转盘,知道用中心的数依次去加外面的每一个数。然后让同座相互说,在让四人小组进行接力赛,看哪组算的又对又快。2、练习十九的第4题用课件出示贝壳图。让学生讲图意,问:一共有多少个贝壳?你会用算式表示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5=12问: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3、练习十九的第8题出示螃蟹图,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说一说图的意思?指名板书,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三、用数学(练习十九的第6题)采用送信的方式,以第6题为主,另加一些得数是12、13、14、15 的算式。在加几个得数不是12、13、14、15的算式。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一个“朋友”,有的有几个,有的一个也没有。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五、作业:练习十九的第7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反思:学生会说:5+5=10,所以……可以把7凑成10,还可以把5凑成10。大部份学生思维活跃,也有个别还讲的不太清楚。还须多加锻炼。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用数学教科书第107页例4,练习二十第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具准备:照例4画面制作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看卡片口算。    8+3    7+6    6+5    8+6    8+8    7+5    8+4    7+7    6+6    7+42.听算。    8+2    9+4    9+5    7+3    8+3    9+6    8+7    6+4    10+8    7+5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4。屏幕显示:活泼可爱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戏。自然围成两圈(如例4图)。此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兔?(文字与声音同步)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4人一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1)请各组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算出得数。(2)如果学生没有按颜色把小兔分成两类计数,再计算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小兔?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把小兔分成两部分?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两部分。接着,让学生数出白兔的只数(10只)和灰兔的只数(5只)。然后,由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10+5=15(只)4.小结(1)  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2)  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三、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08页上面第1题。同桌互相说说题意之后,指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123456782.独立填写算式。[8+4=12(只)]3.学生之间交流、评议。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想的,计算的结果是什么,其余学生评价谁说得清楚、合理、正确。4.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1)  启发谈话:再认真观察画面,鸡栏里的鸡还可以怎样分类?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2)  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3)  交流。 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鸡栏有3只白鸡、9只花鸡。用9加3算出鸡的总只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3=12(只)5.强化认识。让学生看着8+4=12(只)、9+3=12(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四、练习 做教科书第108页上第2题。1•.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填在书上。填完后,集体订正。有错误及时纠正。若出现把10一3算成10+3的情况,特别要强调:做题时要认真看题,仔细计算,才能算对。千万不要做小“马虎”。2.如果时间允许,以第2题的式题为主,再适当补充一些,7十6  9十7   2+8    4+5   10一6   9+49-4    8+6    10-2    3+7   17-10   12+7由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最后,学生集体订正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108-109页,练习二十第3-5题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看卡片说得数9+3    9+4    9+6    8+5    7+4    8+7    7+99+9    8+4    7+6    8+9    7+5    6+5    6+7 6+8    7+4    9+9    7+9    8+5    0+9    10+9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4和6+5是怎么想的?2、在()里填“+”或“—”。9()6=15  11()1=10   7()5=12   15()3=12   7()8=15  8()0=8    9()9=0    0()10=10二、指导练习1、练习二十第3题(1)   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并派代表讲。(2)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问题。有()条鱼,游走()条。还有几条?(3)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意思,列式计算。并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2、练习二十第4题(1)问:你们爱游泳吗?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2)会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三、数学游戏找朋友,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四、作业:练习二十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                12345678

第八课时教学内容:5、4、3、2加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教学重点:学会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口算练习9+5   9+3   8+5  8+3  6+5   8+99+4   9+2  8+4  7+5  7+8   8+6(1)学生抢答(2)以8+9、7+8为例,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3)引导学生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可以交换加数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推出得数;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二、新课1、出示例 1   5+7=?   5+8=?(1)学生看算式后回答:这两道算式第一个加数是几?第二个加数是几?两个加数比较有什么特点?(2)5+7等于几呢?你能用以前的知识做这道题吗?(3)学生分组讨论,指名说一说怎样想的?(4)5+8得多少?怎样想的?请学生回答,同座相互说。2、教学例2  4+8=?  3+9=?(1)让学生试做,然后请学生回答是怎样想的?(2)指导学生看书,小结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5、4、3、2加几)有什么特点?怎样算得快?为什么?四、巩固1、做第110页做一做中的第1-3题(1)第1题,左图: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右图:让学生自己思考,列式计算。集体订正。(2)让学生从上往下做,并回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4)学生独立完成,并问:你发现了什么?2、数学游戏转盘出示9加几、8加几、7加几的加法。学生开火车进行。

第九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口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练习二十一第2题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7    10-7  4+8   13-3  5+9   10-92+9    3+8   4+7   4+9  3+9   5+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根据学生情况分析错的原因)二、指导练习1、练习二十一第1题(1)学生说一说,再板书在黑板上,指哪个答哪个?(2)并让算得快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算的快?他的秘密在哪里?(3)指导学生书写算式问:怎样写不漏掉也不重复?为什么?(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2、练习二十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三、游戏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5?同座互做。

第十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4题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2、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初步渗透统计思想。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教学过程:一、     基本练习123456781、       口算10-3  8+4   9-1  9-8  8+2   15+38+7   7+5   5+6  3+9  11-1  9+68+8   6+7   8+6   9+8   2+92、()里应填什么数?(1)   比9大2的数是(),比7多4的数是()。(2)写出得数是13的四道算式?()、 () 、()、 ()(3)      练习9+()=13    8+()=15      12-()=2()+7=14   ()+()=12  ()+()=19二、指导练习练习二十一第4题(1)学生看书,弄清题目的意思。问:这题是什么意思?(2)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说一说。(3)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指导学生看表:表的第一竖行画有皮球、毽子、跳绳;第二竖行上面写着“一班有”,下面的数就是一班有这三种体育用品的数量,即一班有7个皮球、5个毽子、4条跳绳;第三竖行上面写着“一共有“,就是要求我们计算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几个皮球、几个毽子、几条跳绳,(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先说,再计算。集体订正。三、数学游戏:同座每人抽出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根据这两张数学卡片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看看谁说多,说的对。对于说的多和对的同学发红花给予鼓励。

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及练习二十二(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2、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难点:看加法表找规律。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口算卡片,指名口算,并说出思路。9+4   8+4  7+6   5+710-5  12-2  5+3   12+1二、练习指导1、进位加法表(1)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c、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d、想:这张表中,我们只需记住哪些题就能很快算出所有的20以内进位加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边用红笔勾出来,使学生知道只需记熟左边到0道题。就能计算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2、练习(1)让学生把和是11、12、13……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3)说出表中两道相同加数的算式及结果。(4)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三、作业:练习二十二a、第2题,现时2分的时间,看有多少同学做得全对,若有不对的,查明原因,及时纠正。b、思考题:第(1)题要求:让学生发现白圆与黑圆排列的规律,确定“往下应该怎样画”第(2)题要求:学生观察每行数排列的规律,找出与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的那一行。c、第3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书第114-115页(我们的校园)教学目标:123456781、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体验自己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开展了一些体育方面的比赛。想一想都有哪些活动?学生回答:踢毽、跳绳问:想一想,还有哪些活动是你喜欢的?2、活动:我们到教室外面去比一比设计项目:踢毽、跳绳、跑步、拍球、跳“房子“、跳远、(1)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活动时间15分钟。(2)回教室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帮着补充。问:根据跳绳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a、可以说一说参加跳绳的一共多少人?b、谁和谁一共跳了多少个?c、谁比谁跳的多几个?请学生列式解答这些问题,你是怎样想的?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思路?问:跑步的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说,可能说谁跑了第几名?也可能说有几人跑?其他同样方法解二、指导练习1、出示准备的大挂图,根据学生活动项目填表,讲明图中各列的含义。2、示范,根据学生跳绳人数在虚头像上涂色。3、让学生把其他的板演在挂图上涂色。4、教师提问:(1)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哪项最少?(2)跑步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5、同座相互提问,全班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想法。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652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