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动物乐园》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等活动,掌握比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和“=”,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数的大小,而且要使学生初步建立符号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以“动物乐园”为情境的主题图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主题图中选择对象进行比较,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又体现《标准》的理念。
要掌握“>”“<”符号,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本市两大区之一――云岩区,在本区小学中,我校属于实验性大型学校,在办学水平及硬件设施方面名列云岩区前茅。
  “比多少”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在脑海中已有一个初步的表象,只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更没有符号感。因此,这节课教师要利用各种形式,把数学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比较方法以及建立符号感。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它们想比比看哪种动物来的只数多呢!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它们的活动呀?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小朋友们快看,动物乐园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好吗?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一下。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呢?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设疑激趣。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你们想了解一下吗?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板书课题)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a.师:咱们先把熊和鹿作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b.动手操作。
  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让大家一眼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
  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d.大家评议: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样进行比较的呢?123
  (学生观察到用排队的方法,小熊排一队,小鹿排一队,一个与一个对齐,这样就可以很快比较出来。)
  e.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呢?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4=4;读作:4等于4。
  ③指导书写“=”。(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a.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b.独立思考。
  c.小组交流。
  d.全班交流。
  ①怎么比?
  ②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谁比谁多(少)。]
  (3)认识“>”“<”(5和3比)。
  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
  谁会写“>”?
  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还可以用“>”表示吗?
  那么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把大于符号调过方向。)
  “<”的名字叫小于号。
  这个式子3<5怎么读?(3小于5。)
  c.指导书写:“>”“<”。
  d.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e.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头符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角小,对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
  2.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它们比的结果。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4.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3 ○ 4小鹿比小兔4 ○ 5
  小熊比小猴多4 ○ 3小兔比小鹿5 ○ 4
  最多最少
  5.填一填。
  7 ○ 34 ○ 93 ○ 35 ○ 810 ○ 1
  2 > □6 > □6 = □□=8□<9

(四)总结
  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的一开始,利用教材主题图创设情境,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我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标准》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怎么比,比的结果怎样”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我还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激发孩子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123
  现在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只要是学生能说的就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能写的就让他们自己写,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解决了学生记忆和使用符号的困难。
  整堂课的教学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案例点评〗
  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整个教学环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学问题生活化。变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为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密切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学生自由选择比较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不刻意模仿的思维方式。通过比较活动,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同时还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引导和评价,此外还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注重运用课改的理念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更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39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