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厕所下面就疼怎么回事]一上 《动物乐园》教学设计与再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大小的比较方法。借助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动物乐园里举行盛大的宴会,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可热闹了!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呀!
(出示课件)
二、引导操作, 探究新知
1、指导看图、获得数学信息
小朋友们快看了,动物乐园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数一数。
(得出各种小动物的数量)
用学具摆出小动物的数量,并且在田字格中写数他们的数目。
2、设置疑问,解决问题
这时候,小熊和小鹿突然间争吵了起来,小熊说:“我们的数量多。”小鹿说:“我们的数量多!”他们争吵个不停,你们能不能帮他们比较一下谁多谁少呢?
(1)认识同样多和“=”
a、师问:他们谁多?谁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
b、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d、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 (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e、认识 “=”
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 4 =4 读作:4等于4
③指导书写“=”
举例读一读2=2、3=3
你还能自己举例说一说吗?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a.师:其它的小动物也吵着要同学们帮他们比一比,你们能试试吗?找出你想比较的小动物,然后试着比一比。
b.独立思考
c.小组交流
d.全班交流
①怎么比?
②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谁比谁多(少)]
(2)、认识“>”、“<”
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
谁会写“>”?
这个式子5 > 3怎么读?(5大于3);
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还可以用“>”表示吗?
那么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把大于符号调过方向)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
这个式子3 < 5怎么读? (3小于5)。
c.指导书写:“>”、“<”
d.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e.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有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头符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角小,对小数。)123
三、总结
1、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我在课的开始,利用教材主题图创设情景,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形式导入 新课,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我在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黑板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并且体现数形结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是,这一部分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应该尽可能的缩短我的复习时间,为这节课的新知识教学争取时间,抓住重点,使课堂环节更加紧凑。
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我在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怎么比?比的结果怎样?”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我还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样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培植,只有在学生想法多样化、摆法多样化、说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算法的多样化。但是再此环节,我的问题提出的病不够明确,因此造成了学生的误解,一下就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吸取经验,不断的反思,将问题设计得更加明确。
现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写的让他们自己写,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解决了学生记忆和使用符号的困难。但是,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应该用更加形象的事例让学生正确区分开“>”、“<”,不至于混淆。
整堂课的教学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再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大小的比较方法。借助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动物乐园里举行盛大的宴会,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可热闹了!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呀!
(出示课件)
二、引导操作, 探究新知123
1、指导看图、获得数学信息
小朋友们快看了,动物乐园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数一数。
(得出各种小动物的数量)
用学具摆出小动物的数量,并且在田字格中写数他们的数目。
(同学们在下面自己做)
交流汇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
2、设置疑问,解决问题
这时候,小熊和小鹿突然间争吵了起来,小熊说:“我们的数量多。”小鹿说:“我们的数量多!”他们争吵个不停,你们能不能帮他们比较一下谁多谁少呢?
(1)认识同样多和“=”
a、师问:他们谁多?谁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
b、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注意教师的问题要明确,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由老师来介绍一下,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c、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d、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 (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e、认识 “=”
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 4 =4 读作:4等于4
教师先进行读法的练习,然后再去安排写的训练
③指导书写“=”
举例读一读2=2、3=3
你还能自己举例说一说吗?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a.师:其它的小动物也吵着要同学们帮他们比一比,你们能试试吗?找出你想比较的小动物,然后试着比一比。
b.独立思考
c.小组交流
d.全班交流
①怎么比?
②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谁比谁多(少)]
(2)、认识“>”、“<”
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
谁会写“>”?
这个式子5 > 3怎么读?(5大于3);
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还可以用“>”表示吗?
那么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把大于符号调过方向)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
这个式子3 < 5怎么读? (3小于5)。
c.指导书写:“>”、“<”
d.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e.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有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头符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角小,对小数。)
三、总结
1、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38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