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锻炼健康教案】大家来锻炼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大家来锻炼”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3.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教材分析〗
“大家来锻炼”是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实践活动课。目的在于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检验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情况。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因此我改变传统复习课由老师总结、归纳各种题型,学生机械、盲目做题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力图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学数学,感受到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从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出发,把体育锻炼课与数学课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锻炼中、游戏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发现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做硬性规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允许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而且教师和同组同学应对他们给予具体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在发现问题过程中,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在计算方法上会出现差异性,这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应注意的问题是在实践活动中,由于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半,一半学生分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体育活动,另一半学生则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并记在小卡片上,这时一定要组织好学生按计划进行活动,教师还要控制好时间,以便回去总结。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每周都安排了体育锻炼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班学生更是以活泼、好动的居多,因此将体育锻炼课与数学课结合起来,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我校校园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孩子们敏锐的观察,把校园的美丽一点点地发现出来、表述出来,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在活动中树立了爱校意识。
通过前一段的学习,学生们对于10以内加减法掌握较好,反复做题只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而开展在校园中找数学题的活动,则大大增强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使学生思维更敏捷。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看图找问题
导入:天气越来越凉了,运动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更加重要了。瞧!七一小学的同学们在体育课上锻炼得多带劲呀!
(出示挂图)请你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体育运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汇报:
1.跳绳的比跑步的少几人?(10-3=7)
2.做操的和爬肋木的同学一共有几人?(4+3=7)
3.3个同学跳绳,又跑来1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3+1=4)
4.前面跑着3个同学,后面跟着7个同学,一共有多少同学在跑步?(3+7=10)
生:我在图上还发现了花草和小鸟,可以用来出题吗?12
师:当然可以。说明你观察得特别仔细。其他同学是不是也发现他们的校园非常的美丽?你发现数学问题了吗?
5.左边树上有5只小鸟,右边树上有4只小鸟,左边比右边多几只小鸟?(5-4=1)
6.花坛里,左边有8朵花,右边有2朵花,一共有几朵花?(8+2=10)
(评析 通过以上活动,既完成了书上练习,又使学生体会到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的方法,找到了锻炼与数学的联系,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二)实践活动:到校园中找数学题
图上的校园非常的美丽,同学们开心地做着各种各样锻炼身体的活动。我们的校园经过假期的修整,也焕然一新;我班同学的锻炼项目也一定不比图上小朋友的少,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地观察,根据所看到的内容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提出明确要求:将6个组的同学分成两半,3个小组的同学进行锻炼活动,内容由各小组组长安排确定;另3个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将你发现的数学问题写在老师发给你的小卡片上。15分钟后回教室交流。
(评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教师组织者的地位不容忽视,教师一定要把活动要求讲清楚,为学生的实践活动铺平道路。另外,小组合作中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组长的能力也正是在每次活动中积累起来的。)
(三)讨论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找到的数学问题,请其他小组加以解决。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数学问题最多,选出获胜小组加以鼓励。
(四)课堂小结
你们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吗?通过今天的数学活动,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我们感到校园的美丽与可爱,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希望你们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思维反应很快。开放性的课堂模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在教学过程中,解放学生的思想,把他们从各种习惯观念的包围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们了解到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使枯燥的计算变成愉快、活泼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大家在相互帮助中,共同解决困难,完成学习任务。
〖案例点评〗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做游戏,运用游戏活动促进他们的学习,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十分有益的。本节课的一个特点,是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数学。《标准》中特别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本课在这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尝试,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使学生在玩中轻松地学习数学,愉快地复习10以内加减法,在活动中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整节课洋溢着愉快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此外,教师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进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200.html
-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找规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
-
[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详细阅读
一. 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二. 教学目的: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三. 教学重点: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五,教...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详细阅读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2)...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详细阅读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 物体分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情感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师:小朋友们,...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