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西行取经教学设计】唐玄奘西行取经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9-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编号:课题: 唐玄奘西行取经课型:展示型+讨论主备人: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重难点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程序

二次备课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学者、翻译家、旅行家的事迹。     二、默读课文,通览内容     1、读准字音玄奘(zhàng)缉拿(jī)高僧(sēng)天竺(zhú)  堡垒(lěi)朝拜(cháo)     2、词语理解     束手无策:束、捆绑;策、计策,就像双手被捆住一样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办法。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屈服,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3、再次快速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理清脉络 1自段然写的是(                                     )2-10自然段写的是(                                  )   11-13自然段写的是(                                 )    2)了解重点段层次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       三、研读课文,重点理解 1、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玄奘学识已很渊博了,为何还要不远万里去天竺学习? 2、从长安到天竺,山高路远,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难?读了课文第一部分,你有什么问题? 3、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     4、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    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
5、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     四、总结全文,提炼升华玄奘带回来的佛经数量大,覆盖面广,质量特别高,如果我们把唐朝汉译佛经比喻成为汉译佛经中的皇冠,那玄奘翻译的佛经就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玄奘西行求法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求取直经,而取到直经才只不过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翻译佛经,他魂系真经,迫不及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佛法功德圆满。      阅读了课文,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吗?        a、从学者的角度,     他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    b、作为一个高僧,     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无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    c、作为一个翻译家,教育家,     他翻译方面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d、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     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疑难反馈:(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2)你还有哪些疑惑?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40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