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说课稿】《梅花魂》说课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校研究课题是《营造书香校园,构建阅读特色的教学体系研究》。此课题是在学校阅读现状调查和新课程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以及新课程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上提出的。本课题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书香校园、书香氛围的营造;二是阅读指导课的教学模式构建;三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研究。我今天给大家展示的是课题研究的第三部分,“课堂教学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问题研究。
一、说课题
《营造书香校园,构建阅读特色的教学体系研究》是我校承担的市“xxx”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对阅读教学的实施意见中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现在,尽管新课程实施多年,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仍在探讨之中。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把大量时间花在教教材上,没有充分地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兴趣,以致于不爱学习,视野狭隘,知识短缺,学习能力低下等。因此,我校的课题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实施课堂教学研究,探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来构建学校的阅读教学体系,并通过此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拓展视野,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加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丰厚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说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四次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用课外阅读帮助解决课堂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说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实施
今天这节课上,我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整合”。
 1、课前准备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梅花、有节气的人物故事和爱国、恋国的诗歌等资料,有意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课堂教学
(1)课堂导入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课堂导入,我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梅花的了解,使学生对梅花独特的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梅花的精神进行初步感知,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诗词,使学生对梅花的精神进一步了解,为本节课的难点做铺垫。
(2)难点突破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课中,在品味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精神时,我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我国民族英雄的故事和大家交流,并且把自己搜集到的小故事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这一个过程,学生不仅对梅花的象征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又拓展了知识面,扩大了视野,突破了课文的难点。
(3)高潮部分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在学生明白梅花的象征意义之后,我以一曲《我的中国心》将文中外祖父的恋国情怀展现在学生面前,掀起了文章的高潮,使学生浸在浓浓的爱国情氛围中。之后,又让学生间交流自己搜集的恋国,赞国诗文,并以一首《乡愁》为范,升华了学生的情感,突出了课文的重点。    
(4)课后拓展与课外阅读的结合1234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的要求。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也以课标为指导,以课题为依据,让学生在课下背诵文中第2自然段提到的3首思乡的古诗和爱国诗歌《乡愁》等,不仅为学生积累了语言,也加深了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思想的理解。
总之,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设计四次课外阅读与课内读物的有机整合,帮助学生解决了难点,突破了重点,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运用课题服务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大语文观”教学。

《梅花魂》教案
南街小学   翟伟宁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梅花的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外祖父有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恋祖国的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大平台。
【教学方法】 读品感悟,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对梅花都有哪些了解?
生1:梅花的品种繁多,有紫梅、红梅、白梅、江梅、重叶梅、盆栽梅和高大的梅树等二百多种。
生2:梅花的故乡在我们中国。
生3: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
2、师:历来,就有许多诗人用诗词来赞美它,你知道哪些赞美梅花的诗词?
生1: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生2: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生3: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
师: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两首。我们一起读:(师出示:《梅花》《  冬夜杂咏》)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故事--《梅花魂》
二、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
   2、师:你对课文中的哪件事印象最深?
     生:当我读到思乡的诗词时,外祖父哭了。
     师:外祖父为什么哭?
     生:因为外祖父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师:外祖父的家乡在哪里?他现在在哪里?
     生;外祖父的家乡在中国唐山,他现在在东南亚。
     师:是啊,一条海峡将唐山和东南亚隔开了,但是隔不断外祖父思念祖国的心。
     生:我对莺儿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印象最深。因为这件事外祖父还训斥了妈妈。
     师: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墨梅图是什么样的态度?
     生:外祖父分外爱惜墨梅图。
     师:从这件事的哪些句子还可以看出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呢?
     生: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师:哪些词语最能看出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
     生:“慢慢”、“轻轻”
     师:该怎么读这句话呢?
     生再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爱惜。
     师:一幅墨梅图而已,外祖父为什么如此爱惜呢?1234
三、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梅花的高尚品格,明白题目的深刻含义
1、揭题
    师:梅花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使外祖父对他如此爱惜?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能告诉我们?
    生1:课文中的“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这些句子说明只有梅花在寒冬开放,梅花不畏严寒。
    生2:“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说明梅花迎难而上,坚强不屈。
    生3:还说明梅花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这样一些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这样的人物?
    生:精忠报国的岳飞
    生:不怕牺牲的刘胡兰
    生: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敌人的枪口的黄继光
……
    师:老师这儿也有两位人物故事。(师出示资料:郑成功、杨十三)
    生读。
    师:这些人物的身上有什么样的精神存在呢?
    生:坚强不屈、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他们和梅花一样。上下五千年,无数这样有气节的人物组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所以,梅花就是---
    生(齐):中华民族的象征。
    师:同学们,课文的题目你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梅花魂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师:让我们回到外祖父身上。你们觉得外祖父分外爱惜墨梅图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1):外祖父爱梅其实是爱祖国。
    生(2):外祖父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寄托在梅花上。
  2、抒情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还有哪些部分也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
    生(1):当莺儿要回国时,外祖父因自己不能回国而大哭说明外祖父十分思念自己的祖国。
    生(2):外祖父在莺儿回国时,把自己珍藏的墨梅图和一幅印有血色梅花的手绢送给她,说明外祖父想让莺儿把自己这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
    师:可惜的是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就让他那颗眷恋祖国之心长留星州吧。我相信,此时此刻,一曲《我的中国心》最能表达外祖父当时的心情。(媒体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生:配乐读歌词。
  3、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搜集到哪些爱国思国的诗篇,先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师;谁给大家展示一段!
    生深情地读诗。(诗文略)
    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乡愁》,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读诗。
四、作业布置:
    师:课下,请同学们搜集出课文第2自然段中3句诗的全诗和《乡愁》一诗,背会。下课!1234
板书:
                梅花魂→ 中华民族的精神
           梅花
                       顶天立地     不低头折节
有气节的人物    
教后反思:
    本堂课上,课前我围绕课题设计的四次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处理的比较到位,使课外阅读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帮助学生解决了课文的难点,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不仅仅是学教材,而是学语文,学生活。实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
    在本课中,也存在着不足,如(1)、对于学生搜集的资料,课前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概括,当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时对资料中的内容介绍还不太清楚,也浪费了时间。(2)、课堂的高潮部分我以一曲《我的中国心》来表达外祖父的爱国情怀,由于使用多媒体不当,没有将曲与词同时出现,致使爱国情感抒发的力度削弱了。以后,在这些方面,本人仍需继续努力。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63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