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24.少年王冕(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的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2、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课前准备:白板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24课《少年王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你还记得作者描写了王冕的哪些年龄段的生活吗? 2、请你根据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   1、七岁 十岁 十三四岁 十七八岁         2、指名复述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抓关键语句,品读课文   从一个放牛娃到画技精湛的画家,在王冕取得成功的过程中,让你感受到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思考:王冕是一个( )的人?在书上找到相关语句圈圈画画,并将自己的感悟写在语句旁。 1、王冕是一个(家境贫寒)的人。 (1)、王冕七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 (还从哪里看出来?) (2)、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从哪些词语上更能看出来?) (3)此时母亲说这些话时,心情是怎样的? (4)指导朗读语句 2、王冕是一个(孝顺懂事)的人。 (1)、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师:王冕是不是真的觉得学堂里“也闷得慌,放牛到快活些”?     这真是一个懂事的王冕,指导朗读母亲和王冕的对话。 (2)、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   (3)、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师:能吃上一顿腌鱼腊肉对于王冕来说是——   生: 美味佳肴、山珍海味 师:王冕拿到这些美食却总舍不得吃,他为什么舍不得吃呢? 说得真好,你来读。指导朗读 (4)、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他会为母亲买些什么呢?) (5)、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他为什么这么做? 3、王冕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这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1)读完这段文字,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2)你还能用哪些词语形容景色秀美?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景色的美?在书上圈圈画画。                       (4)看着眼前的景象,你想说什么?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秀丽的景色。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你愿意将这样的美景深深地印入你的脑海中吗?出示填空,引背。 (6)这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王冕,在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美、有层次的美。 (7)、这样的美景古人是如何称赞的? “人在画图中”,你是怎么理解的? 人和景合一,看景的人也成了景中的一部分了,看得王冕不禁入了迷,他在想什么呢? (8)可惜此时没有画工,他又想到了什么? (9)“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呢?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改成陈述句,体会语句。 (10)指导朗读。 王冕立志学画,可见他还是一个——有志气的人。 5、王冕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1)、王冕在放牛的时候,还带着几本书去读呢。 (2)、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了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舍不得”你感受到了什么?           (3)、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了,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师:起初画得不好,而三个月后没有一处不像真的,王冕是怎么做的?     (4)、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终于成了画荷花的高手。 (5)、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 即使画技精湛,王冕离开秦家后还是每天坚持练习画画,读读古人的诗文,他真是勤奋好学啊! 6、如此爱读书的王冕一定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你认为王冕明白了哪些道理呢?                 7、读到这里,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 1、父亲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家中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母亲做些针线活,可见家境贫寒。 2、“年成不好”,“只靠针线活”,“这点钱”,“实在”。这几个词语上更能说明他家家境贫寒。       (伤心、无奈、愧疚)       生:王冕这样说是在宽慰母亲,他知道家庭生活很艰难,他理解母亲的难处。 生:他为了不让母亲内疚,难过,才这样说的。   分角色朗读 白天放牛已经很累了,但是怕母亲孤独就陪伴母亲说说话。           生:这是多么好的美食啊,我应该孝敬母亲 指名读。       带母亲出来散散心,让母亲高兴。                           指名回答。(景色秀美) 指名交流。   学生在书上圈画,并交流。 a. 颜色:色彩对比强烈,色调彼此协调:地上“红、青、绿”与天上“黑、白”遥相呼应, b.景物错落有致:湖边、山上、树上景色鲜明有别。 c.动词的准确运用:镶、透、洗,令人身临其境。 指名说并读一读句子。     指名背,齐背。           指名回答,(“人在画图中”)       指名回答,(让画工将荷花画下来。) 指名说       指名读,齐读。       指名交流。                 为了买几本旧书需要积攒一两个月的点心钱,钱用来买书了,就得饿着肚子,可见他真是勤奋好学啊。         认真观察荷花,抓住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持之以恒地练习。                     生:王冕懂得了大自然的美丽,学会了观察和欣赏自然的美。 生:他懂得了人要有自信心(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 生:要孝敬母亲 生: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学生交流。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在对文中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通过感悟文中字词与语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母亲因家境贫寒而不得不让王冕辍学的伤心、无奈。更为下节中王冕理解母亲,安慰母亲,体现他的孝顺懂事做好了铺垫。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指导学生学生抓住文中颜色、景物和动词这三方面,感受到景物的美和王冕的善于观察。                                                                       通过指导学生抓住“舍不得”等词句感悟王冕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最终取得成功,从而激发学生向王冕学习的美好愿望。                                                             三、总结                 1、学习了课文,一位懂事孝顺、勤奋好学的少年王冕形象,相信已经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那作者是怎样把王冕写得如此鲜活,生动的呢?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有感情地齐读全文,再次感受王冕的人格魅力。 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这些细节描写可以帮助我们将人物写生动、特点写鲜明。   学生齐读课文。 总结本文的写作手法,指导学生将人物写生动、特点写鲜明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 1、             王冕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靠自学而成为诗人和画家。他的诗画皆负盛名,尤其善于画梅花。他的《墨梅》更是传世之作。 2、             出示:《墨梅》 3、             你知道王冕为什么喜欢画梅花呢?                   少年王冕的成功,真是富有传奇色彩!你想了解中年王冕、老年王冕吗?课后阅读《儒林外史》部分,做些文字摘抄。             齐读诗句。 学生讨论交流。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补充《墨梅》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并感受到王冕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五、板书设计:24 少年王冕家境贫寒孝顺懂事善于观察勤奋好学有志气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54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