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金蝉脱壳教案]金蝉脱壳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完成小练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成语,人们常用他来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三国时,诸葛亮还曾用这一计谋使蜀军避开了魏军的追击,安全撤回汉中,这个成语就是——齐读课题,金蝉脱壳。

  二、学习蝉虫与蝉儿

  导入: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金蝉,那好,请大家闭上眼睛,等老师让你们睁开的时候才能睁开。

  师述:傍晚,下了一阵毛毛细雨,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我们来到菜园里的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下,我们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突然,我们发现了一个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睁开眼睛)同学们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蝉虫?课件显示图片。这蝉虫给你什么映象?

  小作者是怎样形容它的?

  课件显示:一只肥肥的,闪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

  师重复肥肥的 ,金黄色亮光的蝉虫。看看这幅图,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话说吗?(美 可爱……)你能通过朗读把蝉儿的美丽、可爱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

  好,下面老师再请大家看一幅图,它是什么?(蝉儿),你能找出书中描写它外形的句子
课件显示:它是那样的五彩缤纷,好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

  问:同学们这时的蝉儿给你什么印象?(美)哪个词最能看出它的美?(五彩缤纷)谁来读出它的美?(指名读 齐读)

  三、学习脱壳

  1、导入:蝉虫是怎样变成蝉儿的?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4、5节看看它的变化吧!(生自由读书)这个过程都看过了吗?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过程给你怎样的感受?(指名答)

  2、课件显示:这情景多么奇特动人啊!

  3、下面让我们静静地默默地读一读这两节课文,找一找你认为描写最“奇特动人”的情景的句子或词语,待会儿与大家交流你读这个句子的感受、体会或者心情,好吗?让我们拿起笔来吧!(5-6分钟)

  4、同学们,这样你把找到的句子或词语先读给大家听,然后在谈谈你的感受好吗?

  5、交流:

  ⑴背的变化:

  (我觉得蝉背露出来的情景奇特动人,因为蝉儿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我觉得太有趣了。)(我觉得这是其它动物不会的本领,很奇妙。)

  师问:什么叫抽搐?你做个动作看看,你能不能也把背露出来?(课件显示背裂开图片)

  ⑵保护甲颜色的变化:

  (我觉得保护甲的颜色变化很奇特,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就变成了深绿色,变化的太快了。)(我觉得它简直是会某种魔术的魔法师。)

  ⑶头钻出来的情景:

  我从“钻”字感觉,金蝉非常调皮、灵活。(课件显示头钻出来的情景)12

  ⑷尾出来的情景:

  课件显示:

  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它有哪些动作?为什么要先仰后、扑、抓、抽。(课件显示尾出来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用词的巧妙。)

  如果刚才读这段话时,你的眼里它是只蝉虫,那么此时它是什么呢?有变化吗?(孩子、运动员、舞蹈家)

  师激情引读:

  此时这只蝉虫是个天真的孩子,你看它正高兴地嬉戏呢!(生齐读)

  此时这只蝉虫是位运动员,你看它高难度的动作完成地潇洒、协调。(生齐读)

  此时这只蝉虫是位舞蹈家,它的舞姿轻盈优美。(生齐读)6、课件播放金蝉脱壳的过程。

  四、学习脱壳后

  1、脱壳前我们感觉蝉虫是个聪明、顽皮的孩子、是位动作潇洒、协调的运动员、是位舞姿优美舞蹈家,这时的蝉儿又象什么呢?自由读课文第四节。

  2、指名回答(此时的蝉儿是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魔术师 魔法师……)

  3、它向我们展示了哪些变化?(翅膀、身子、触角……)

  4、它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呢?(快)

  5、谁想读读这段话,指名读,分四人读。

  6、金蝉脱壳是多么奇特呀!难怪作者看完后激动万分、欣喜若狂,生齐读:这情景是多么奇特动人啊!

  7、同学们,金蝉脱壳的情景奇特动人,作者的语言也非常生动有趣,让我们背一背吧!把它珍藏在我们的记忆库里,好吗?

  8、生自由背。指名背。

  9、同学们学完了这篇文章,你有没有想过小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生动的文章?(喜欢蝉、喜欢观察、对事物充满好奇……)

  10、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

  11、师总结:对呀!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巴浦洛夫也曾教育我们:“观察、观察、再观察。”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奥秘。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段录象,看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五、看录象写话。

  1、播放《小猫捉鱼》录象,生仔细观察。

  2、提示观察要求:小猫发现了鱼时,眼睛什么样,有什么动作?

  小猫捞鱼时眼睛看着什么地方,怎样捞的?

  连续几次失败,小猫又是什么样子?

  小猫捞到鱼以后,干什么?它叼着鱼跑时有什么举动?

  3、再次播放录象,生继续观察。

  4、学生根据提示交流观察所得。师相机板书好的词语。

  5、完成小练笔。

  六、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把完成的小练笔与同学交流。

  七、板书:

  金蝉脱壳

  奇特动人

  教学反思

  本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段奇特动人的情景。但由于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能够看到蝉脱壳的场面,所以在教学中不太容易让学生融入到课文中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没有按部就班一段一段地进行教学,而是重新组织教材,从脱壳前、脱壳后的外形的比较入手,设计悬念,从而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学习金蝉脱壳的过程。然后让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归纳出的“神奇有趣”和“奇特动人”,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4、5小节,圈出重点的词语,画出相关的语句,记下读后的感受,交流感悟的心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精彩语言递出。在此基础上,通过设问“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具体,这么真实呢?”,让学生在自读2、3小节的过程中明白观察的重要,激发观察的欲望,掌握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为以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奠定基础。最后,设计小练笔,引导学生尝试观察、练笔,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19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