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导学案答案]祖父的园子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二、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三、知识链接
1、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四、问题逻辑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
3、再读课文说说: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5、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6、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法指导。
1.课前可以搜集和阅读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
2.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要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3.可以背诵或抄写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4.可以读一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见“知识链接”)。
5.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倭”容易读错,要结合语境“倭瓜”识记,还可以联系课外阅读中出现的“倭寇”来读准;“蚌”也要读准字音;“瓢”可结合熟字“飘、漂”来认读。
六、学习反思。

七、扩展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蚂蚱(    )(    ) 蚌壳(    )(    ) 倭瓜(    )(    ) 闪烁(    ) 承认(    )
玩腻了(    ) 蝙蝠(    )(    ) 似的(    )
2、照样子写词语。
胖乎乎、圆滚滚、       、        、        、        、        。12
3、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3)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5)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八、归纳小结。(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   )、(   )、(   )、(   )、(   ),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   )”,至于摘(   )、追(   )、采(   )花、捉(   ),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   )的祖父。他给了孩子(       ),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   )心和(   )心。他的(   )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   )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   )、(   )、(   )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   )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   )的,(   )的,甚至是充满(   )色彩的。
2、孩子气十足的(   ),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   ),诗意浪漫的(   )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3、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我觉得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    )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   )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   )的,这(   )是她童年(   )的源泉。什么?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55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