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_《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第十册第14~16页内容。
此课为自学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妖 娆 械 凿 巍 峨 媒 狰 狞 逞 扯 效 寝 薪”这14个生字。(学生自学)
2、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里的情感表现,并展开想象思维。
3、让学生体会建设者顽强拼搏的情感,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4、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和祖国共繁荣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建设者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时的情感态度。
教学用具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祖国的景色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你们猜猜这是哪里?(大屏幕展示拉萨的景色)
这就是我国西部的雪域圣地——美丽的拉萨。
拉萨在祖国的哪里呢?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展示祖国的地图、地形,为下文做铺垫)
那同学们能说说你们印象中的拉萨吗?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吗?
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经济的发展是靠交通来带动的。为了促进拉萨的经济发展,促进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因而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拉萨,理解课文的背景,以及知道修建青藏铁路的必要性。为下文所表达的情感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那在理解课文之前,我们先浏览全文,阅读要求:
1、把不认识的生字用横线画出来,不理解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也可以借助字典的力量(鼓励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与成语)。
3、全班交流学习。(屏幕检测同学们生字的字音和理解字意、成语,)
三、精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体验其中的情感
师:同学们看看题目,再想想,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课文题目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那我们知道事件是修铁路,修的是怎样的铁路呢?而目的地是拉萨,那建设者是怎样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板书:建设者——(修铁路)——拉萨      困难
现在同学们再读课文,找一找:建设者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还要注意建设者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哦。(全班再读课文)
1、同学们,建设者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呢?
困难一:“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板书:多年冻土
        “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
 (1)请问有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读读你找到的内容?
(鼓励词:勇敢一点,相信自己是可以的。**同学真勇敢)(还有哪位同学想再读一读的?)
有不同意见的吗?还有哪句话也可以体现的呢?(还有哪位同学也想读读的?)
(课文第三四段的内容)
(2)(很好,请坐)那我们大家一起读一读。(第四段屏幕展示:重点词用其他颜色标注)
那同学们,尽管这是世界级的难题,有没有难道我们的建设者呀?课文哪里体现出来呢?123
同学们自己小声地读一读,然后同学们间相互交流,可以看看大家的意见是否一样。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与学习)
同学们都知道了吗?可以一起念给老师听吗?(齐读,体会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和斗志)
建设者要克服这个困难容不容易呀?(展示第五段)
(不容易)哪些词可以体现呢?(昼夜、反复、终于)说说你的理由。
克服困难: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我们在前进的道路总是会遇到困难的,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像建设者那样不畏困难,勤于思考,只要我们够努力,困难总会被克服的,所以要相信自己哦)
第二个困难:同学们能不能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建设者又遇到什么困难呢?能说说当时的情景吗?
       而建设者又是如何解决的呢?同学们在书本上划划,找一找。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体验困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阅读的能力)
            同学们能大声地回答建设者又遇到什么困难呢?用一句话回答。
困难二:“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板书: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那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怎样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的呢?有哪位同学愿意说说。
         还有哪位同学也想说说的。那同学们可以想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吗?好,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七段,其他的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
同学们这些困难有难不难克服呀?建设者又是怎么度过难关的?哪句话体现出来的?
克服困难: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同学们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呀?那我们一起读一度。(齐读)那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词最重要呀?为什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共同点:这铁路的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建设者真的很不容易呀?是什么让建设者克服一个个的困难的?
板书:勇敢拼搏、坚定的信念、智慧与力量、无私奉献精神、热爱祖国
2、同学们,刚才你们都遇到哪些不理解的句子呢?还有哪些还没理解的吗?有哪位同学可以提出来的?(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叫同学上讲台提问,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也可以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让火车开到拉萨,当时国内外都是一片质疑声。而这句朴素无华的话语充满着信心与决心,在文中的四次出现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这句话在开工前、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时反复出现,在文中前呼后应,与尾句“拉萨已经遥遥在望”形成一条穿珠的彩线。
(2)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123
“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结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 905米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体如此预言。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四、拓展延伸,开拓视野
   青藏铁路的概述
   展示图片:主要描述青藏铁路给西藏人民带来的方便(可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建设者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他们的贡献是伟大的。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发展的同时要有效地保护生态坏境)
   观看视频,感受胜利的喜悦。
五、思考与总结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
  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2、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作业
写下你对建设者想说的话。
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27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