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视频|语文教案-月光曲<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4-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月光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让学生体会到《月光曲》的旋律,体会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激情、灵感。

          2、能理清楚《月光》的内容旋律与皮鞋匠兄妹的联

教学过程 :想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月光曲》录音。

教学重点:体会《月光曲》的旋律、内容,以及体会贝多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灵感。

教学难点 :理清《月光曲》的内容、旋律与兄妹联想之间的联系。

小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课

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

学生谈话。

2

通过皮鞋匠兄妹的联想感受《月光曲》的旋律。

 

    我读了很多遍课文,可怎么也找不到有关《月光曲》的内容。

    课文第九自然段描写月亮和大海的哪些景色?

板书:月亮升起     波光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亮照耀     波涛汹涌

这些描写月亮和大海的景色与《月光曲》有什么关系?

   板书:柔和    徐缓   

         有力    快速

         高昂    激情

 

 

 

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自然段,用简单的的语言描绘当时的景色。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各抒已见。

(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

 

18

体会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激情、灵感。

那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的灵感从哪儿来的?你先告诉我,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哪儿去找根据?

板书:触动   感动    激动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7自然段。

学生反馈,发表意见。

10

正确体会《月光曲》的内容。

学到这里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5

根据板书理清《月光曲》的内容、旋律与皮鞋匠兄妹的联想之间的联系。

板书

心情   旋律        联想

触动 柔和、徐缓 月亮升起、波光粼粼

感动 有力、快速 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激动 高昂、激情 月亮照耀、波涛汹涌

乐曲的第一乐段,是描述他在小树林里散步,听见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心里产生了一分触动,所以弹出曲子来就是柔和的,徐缓的,这样的曲子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使他们产生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想像,然后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如此贫穷,然后自己心情也十分感动,手下的琴声有力,加快了,兄妹俩想象成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是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万分的激动,然后手下的琴声是高昂激情的,使兄妹俩联想成的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2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发言。

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858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