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的地道战》教案】18《冀中的地道战》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4-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如何使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
2、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围绕“地道战是个奇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942-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国华北敌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修筑封锁墙,封锁沟,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但冀中人民没有屈服。
二、学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段,说段意
(地道战的产生和作用)
2.板书:地道战的产生是为了粉碎“扫荡”。
3.这一段中哪个词最能概括地道战的情况?
理解“奇迹”(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
4.课文从哪儿看出地道战是个奇迹?
规模作用(1)保护人民(2)坚持生产(3)打击敌人
三、过渡:
这是全文内容的概括,下文具体介绍了地道的式样和特点,说明地道战是个奇迹。
1.指名读第二步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地道的式样,并试着把它画出来。
2.投影显示,对照课文内容,看画的对不对。
3.说说这种构造的地道有哪些好处。
a.不同用处的地道在固定的地点,便于辨别。
b.地道既隐蔽又不妨碍种庄稼。
c.大洞既牢靠,又能容纳很多人。
d.小洞用处多,为人们生活提供方便。
e.气孔设置,隐蔽又透气,透光。
总结: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保存自己,正常生活,坚持生产,足以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
4.再读第3节。
四、地道不仅能保护人民群众,同时还巧妙地设置了一些御敌结构。
1.自读课文第5节,找一找地道中设置了哪些御敌结构。
(陷坑警戒洞迷惑洞孑口)
2.设想:一群日本鬼子进了村,他们发现了一个地道口,请大家读一读第5节,想一想这群鬼子的下场会是怎样的。
3.可用“一...就...”来说话,体现地道结构的巧妙。
“就算...也...”
总结:这样的结构,使地道能攻能守,具有了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的特点。
五、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呀,毒气攻呀,大家又是用什么妙法来防备的呢?
引读:
敌人用火攻——
敌人放毒气——
敌人用火攻——
六.那么人们呆在地道里是否就一无所知了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请两位同学介绍无线电和有线电。
总结:
文章从奇迹开始,到奇迹结束,展现了地道的一系列巧妙设计,从而说明了地道战是个惊人的奇迹,反映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828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