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公顷教案人教版】认识公顷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资源的选择]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 你知道公顷是什么单位吗?(板书:面积单位)
2.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来告诉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板书: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问:1平方米是多大?(要求学生分别从两方面考虑: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教室地面上的大方块约是1平方米)
继续同法复习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3.复习这三个面积单位中,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
二、认识公顷,建立表象
1.课前老师让大家对我们今天将研究的这个新的面积单位“公顷”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哪些有关公顷的知识?
①学生交流:
知道1公顷有多大——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②师:知道10000是怎么来的吗?(100×100)由此可见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00)
2.过渡小结: 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实际有多大呢?你能想象得出来吗?
师:太大了想不出来了吧。我们一起来想象。
3.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
师:课前老师带大家到操场,让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边长约是10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00平方米)。现在请每位同学在头脑中回忆一下刚刚围成的那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大小。
师:1公顷就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呢?(100个)
师: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了,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
师:现在能想象得到了吗?感觉怎么样?
10000平方米实在太大了,现在我们将思绪拉到我们的操场。
猜一猜:我们的东操场(黑色跑道向东,不包括趣味操场)面积有1公顷么?为什么?
(操场的长100米多一点,宽大约只有50米,100×50=5000平方米,大约是半公顷。)
板书调查的操场面积:110×50=5500平方米 5500平方米=( )公顷
你是怎么想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
继续猜:整个学校的占地满1公顷么?你是怎么想的?
满2公顷么?为什么?
板书调查好的数据:150×133.2=19980平方米
问:19980平方米=( )公顷 你是怎么想的?
4.师:现在能再说说你对公顷的认识吗?
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2公顷,如果用平方米做单位,很精确,但数目较大,不方便读。所以在描述一些地方的时候可以用公顷为单位,这样更清楚。
5.课件出示例1的4张图。读一读,在头脑中想象。
6.读书上的内容: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你有什么发现?(以前的面积没专指“土地”,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土地”呢?)师:这句话说明公顷是个大单位,除了土地之外,没有什么东西的面积可以用它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灵活运用12
1.试一试。
课件出示题目,读题后学生列式计算。指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2.练一练。
(1)算出足球场的面积,指导乘11的简便算法;指导规范的答题格式。
(2)估一估:我们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一坨一坨地量,估得长约8米,宽约6米
算一算:8×6≈50平方米 (提醒:结果要合乎实际,还要方便计算。)
算一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注意“0”的个数。
3.练习十四。
(1)读题后了解这两个信息,并换算。
指出:在整数范围里,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就是将小数点向左移4位,公顷换算成平方米的时候只要将小数点向右移4位;注意进率是10000。
(2)学生独立填写,指名交流。
四、江苏省的面积约是10000000公顷,用公顷计量方便吗?用什么单位计量好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和常见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是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在设计和上这堂《认识公顷》时,我主要做到了以下两点:
1.整合教材,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教材首先通过介绍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的面积和我国2004年的森林面积引出公顷这一土地面积单位。虽然教材上这些精选的素材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引领学生主动地关注自然和社会。但是由于这些素材大部分学生都很陌生,不能较好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编排按部就班,只是让同学们在汇报“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中,一步步建立起1公顷的表象。
2.妙用比较,变“告诉”为“探究”
教学中我较为满意的是应用比较的教学策略。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空间相对狭窄,见识少,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时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为学生选择多种渠道,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感受体会,逐步加深印象。我先让学生自己想象1公顷大约有多大?然后带着学生进行实际比较感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课前,我请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课上,请学生讨论估算出这个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再请学生思考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体会到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接着顺水推舟利用学生熟悉的场地---操场的面积推算1公顷的实际大小,让学生感知到了,1公顷就大约相当于我们学校2个操场的面积,半个学校的面积差不多是1公顷,从而加深了学生对1公顷的认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我想: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更是一种探究,一种体验,一种激励与唤醒!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504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