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1-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体验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雏形(思想和方法),掌握在点阵图上用有序“数对”确定点在平面中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信息技术应用意图和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平时解答、理解过程中难度不是很大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我们借助了计算机工具软件来辅助教学,开发了一些确定位置的课件和交互工具软件,主要强调借助这样一些课件和工具软件,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尝试,让他们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技术运用:
一、谈话导入: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生矛盾冲突,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认识数对:
(一)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描述指定位置
【利用多媒体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确定位置的局限性,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二)统一规范列、行标准,座位图中确定位置
【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列和行,规范从哪个方向去数列和行,并以教师的观察者角度,让学生操作课件数一数相应的列数和行数。】
(三)尝试简洁表示方法,点阵图中确定位置
【此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之上,充分进行小组交流,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交流汇报有机结合,随着课件的一步步出示,一个网格形状慢慢出现在学生眼前,网格的出现突破本课的重点,为学生真正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坐标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用网格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在点阵图上用有序“数对”确定点在平面中的位置,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实际生活应用数对,深入理解数对含义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转换观察角度,在生活中确定位置,扩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新知,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三、补充拓展:
介绍笛卡尔小故事、经纬线、国际象棋走子记录
    【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回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认识数对:
(一)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描述指定位置:
【课件】出示班级座位图。
小军坐在哪儿?
……
由于同学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尽管是同一个位置,描述的语言却各不相同。
(二)统一规范列、行标准,座位图中确定位置:
1.认识列、行。
为了方便大家交流,我们需要统一标准: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某个人或某个物体的具体位置。板书:列    行
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请大家一边比划一边数。【课件】同步闪烁每一列每一行。
2.规范描述位置的方法。
通常,我们先说列后说行。小军坐在哪儿?现在我们可以怎样说?
你是怎样确定小军位置的?上来比划一下。123
【课件】同步演示确定位置的过程。板书:第4列 第3行
3.练习用“第几列第几行”在座位图中确定位置。
4.练习用“第几列第几行”在点阵图中确定位置。
继续观察,实物图变成了点子图。
现在,你还能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课件】同步演示确定位置的过程。
小青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小力呢?学生记录下来。小强、小华、小东呢?(分步出示越来越快)(学生无法记录)
(三)尝试简洁表示方法,点阵图中确定位置。
1.学生尝试创新记录方法。
这样记录太麻烦,想一想,有没有准确,但是更简洁的表示方法?
我们仍然以小军的位置为例试试看。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名展示。
 2.评析学生作品。(指名板演)
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3.介绍数对,揭示课题。
第四列用4表示,第三列用3表示;为了区分列和行,用逗号作为分隔符;因为这两个数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位置,是一个整体,所以用小括号括起来;读作“四三”。
像这样的一对数,我们叫做“数对”,板书:数对。
揭示课题。
4.联系座位图,理解数对意义。
    对照图中小军的位置,说一说数对(4,3)中的4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5.练习用数对在点阵图中确定位置,集体核对。
(四)实际生活应用数对,深入理解数对含义:
1.转换观察角度,在生活中确定位置。
想一想:教室里的第一列、第一行分别在哪里?自己在第几列第几行?
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根据口令,学生整列或整行齐做动作
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用数对怎样表示? 写一写,同位互查。
2.多种形式练习,理解数对含义。
(1)介绍自己的位置;介绍别人的位置(指定同学、自己的好朋友等)
(2)教师报数对,指名起立。
a.任意数对:
b.同列。出示(5,1)(5,2)(5,3)
观察数对,有什么特点?
c.同行。出示(?,3)
前一个数如果是几,就一定是你?
——在同一平面内,明确第一列第一行之后,一个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
d.斜线。出示(1,1)(2,2)(3,3)(4,4)(5,5)
观察数对,有什么特点?
数对中,前后两个数相同,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是不是每一条斜线上的点,数对中前后两个数都相同呢?换一条斜线验证。
(3) 点阵图与实际生活交替,学生自主转换观察角度。
【课件】出示点阵图。
是谁第一个想到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呢?答案就在图中。
寻找提供线索(一组数对)的人:
提示1:数对里,有一个数是2;可能是谁?
提示2:数对里,另一个数是3;这位同学是谁?为什么还不确定?
提示3:数对里,前一个数是3;
(3,2)位置上的同学提供线索(教师事先藏好的纸条)
      同学们根据数对(6,2)(1,1)(2,3)(6,5)(3,1)(4,5)(5,4)(2,2)在点阵图中找相应的文字:法国数学家笛卡尔。
三、补充拓展:
介绍笛卡尔小故事、经纬线、国际象棋走子记录。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笛卡尔从生活中得到了启发发现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生活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123
                                列                                          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第4列                         第3行
                                            数对  (4,3)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48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