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视频】《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是人教课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 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 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本文情感强烈,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教学难点是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和的观念.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语言朴实,情感强烈,读之催人泪下.但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
(一)运用挂图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首先是利用下载的图片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师把教育资源经过选择,整合,加工后再现情景,让学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势,从内心深处先唤起他们对战争的愤恨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之情.
其次,根据新课标理念,教材和学生实际,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也更准确地理解"世界并不太平",更易激发学生情感与作者达到共鸣,从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维和观念.
(二)引导学生多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
教学中,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教师梳理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特别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及信中"我"的呼吁重点理解体会,感悟交流.教学中还采用换位体验:假如你是雷利,你和爸爸相约时心情怎样 假如你是雷利,当看到爸爸的遗体躺在灵柩里时,你的心情会怎样等问题引起孩子们情感的共鸣.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运用了多种手段,尽可能再现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如:"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什么",让学生去想象:爸爸会呼唤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又如"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并补充一些材料如:《地球的呻吟》,关于战争的数据统计,《地球的呼唤》等,通过阅读课文和补充材料,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世界并不太平.
(三)加强指导多读,让学生在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情感.
当学生真挚情感急于表达时,读书是最好的表达方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尤其是重点语句,让学生读出感悟,并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着一感情基调,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渴望,与小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如,"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表达悲痛的心情.爸爸临上飞机前说的话"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应用坚定的语气读,表达爸爸的坚定信心."我"仿佛听见爸爸的"呼唤"一句是个长句,层层递进,朗读时语调应逐渐提高,特别是连用三个"和平!"更要重读,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介绍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以及爸爸"为和平而倒下"这部分,应带着自豪,崇敬的感情来读.使本课的教学情感达到高潮.12
三,说学法:
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语句较多,作者的情感学生从无体验,他们对此难以理解.因此我设计这样让学生去学习:
(一)观看图片,进入情境.
要让学生能体会作者情感,为他们创设一个催人泪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学生通过观看画面,听师解说,初步形成一种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意识,也为课文的重点语句的理解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质疑解疑,理解感悟.
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画,批注,体会,朗读),让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并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一步从内心深处强烈地树立维和观念.
(三)升华情感,拓展练笔.
在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后,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除了从读文中倾吐自己的感情外,还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让学生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用一个词,一句话, 一个符号等尽情抒发自己此刻的心情,让学生的情感一泻千里,一吐为快,从而维和的信念更为坚定,并将化为今后的行动:如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或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等.
(四)说教学程序:
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寻找了有关的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资料,进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后,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书信的主要内容及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从而树立维和观念.
(3)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和体会情感,以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这样,教学目标明确了,上课也就能有的放矢,较圆满地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程序的设计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尽量使课堂每一分钟能得到合理运用,使用均要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它们的配合使用尽量能达到天衣无缝,为教学过程服务,使课堂教学因此而生辉添彩,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用图片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然后:提出三个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便于学生对课文大意的了解.
再进行小组汇报和全班汇报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部分用教师"引"和学生"找"的方法,为后文"突出重点" ——感情朗读做一些准备.)
接着:进行重点段落和重点句子的指导朗读,并利用"换位"的问题,"假如你是作者,你会 ",并展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使课堂气氛变得凝重,热烈.
再: 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一段的同时教师出示战争中的有关数据帮助,引发孩子们呼吁的渴望,了解作者为什么呼吁 呼吁什么将课文教学引到一个小高潮.这时孩子们对和平的渴望非常强烈,再自然过度到课外阅读《地球的呼声》,让孩子在尽情抒发情感的同时,理解我们要呼吁什么,我们可以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 让孩子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将全文教学推向高潮.
最后:出示: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表达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祝愿,使本课教学达到高潮,并结束教学,留给孩子更多的思考和回味的空间,进一步使"和平"的理念在孩子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说板书:
随机抓住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悲痛","忧虑","呼吁"三条线索板书,使板书提纲列挈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层次,重难点,起到引领,启发等作用.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88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