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教案】《白鹅》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倘若,侍侯,脾气,邻近"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第4组课文的单元导读,注意抓住3个方面:本组课文的内容,课文的特点,学习上的要求.(可以叫学生自己阅读,大家讨论,在书上将要点画出来)
二,引入新课:
1,引领全体同学背诵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教师再次背诵,叫孩子闭上眼睛想象鹅的样子,孩子脑海中形成鹅的画面.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次,然后教师利用生字卡,指导大家认读8生字,并在课文里找出相关的词语.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用听写,互相读的方式等)注意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字.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读准确,读流利.
四,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分段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2,教师将问题进行梳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比如:第2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在全文中作用 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3,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课文第2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文主要从叫声,步态,吃相等3个方面来描写鹅"高傲"这个特点.)
五,教师简单小结,布置抄写词语的作业.

第2课时
一,复习:听写词语.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里描述的是一只怎么样的白鹅 (用课文里的词语或者短语概括,然后填写在句子中.)
句子:这是一只 的白鹅.
学生的回答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种:高傲,叫声好象厉声呵斥,走路大模大样,吃饭要人侍侯,架子十足,步态傲慢,会看家,一丝不苟等等.
三,深入研读,破解"高傲".
教师再问: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得到这些答案的呢 能不能够把它找出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学生先讨论一下,然后汇报.教师根据汇报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1,学生汇报:这是一只 高傲 的白鹅.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第1段,——初识"高傲")
a,教师要叫全班齐读,思考:白鹅的"高傲"你是哪里看出来的 (通过白鹅的动作: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b,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这段,注意读好这一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学生汇报,这是一只叫声好象厉声呵斥的白鹅.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第3段——从叫声上理解白鹅的"高傲")
a,默读第3段,画出表现白鹅叫声的词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b,联系课文情景,谈谈对这3个词语的理解.
3,学生汇报,这是一只步态傲慢,走路大模大样的白鹅.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第4段——从步态上理解白鹅的"高傲")
a,个别朗读第四段,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把白鹅走路的"高傲"表演出来:注意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可以两个人配合,一个人读,一个人表演)
4,学生汇报,这是一只架子十足,吃饭要人侍侯的白鹅.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5------7段——从吃相上理解白鹅的"高傲")
a,学生默读第5段,联系上下文,用自己话说说白鹅"三板一眼,一丝不苟"吃相.
b,学习第6段,将"狗偷吃,鹅追咬"的有趣情景读出来.
c,教师结合最后一段内容,小结一下,要求学生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可以布置小练笔)123
四,课外搜集查找作者丰子凯的漫画作品.
一,谈话导入.
(提前板书:白鹅)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一提到丰老先生的鹅,你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只怎样的白鹅
口头填空:(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板书:高傲的)
二,品读赏析.
同学们都认为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细细地品味: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拿着铅笔,一边读一边体现鹅高傲的句子画出来.
围绕着鹅的"高傲",丰老先生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叫声,步态,吃相)咱们概括成一个字是 板书:叫,走,吃.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总分.那么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1,白鹅的叫声.(该生读句子)
适时评价:再高傲一些.
你觉得哪些词是说鹅的叫声 圈出来.(郑重严肃,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抽2人读,然后齐读)一生读词,教师评价:再高傲一些,不仅仅是把词读准确,关键是要把词的意思读出来!
指导"厉声叫嚣":这次要发脾气了,咆哮了,怎么读
"引吭大叫"该怎么读 吭是"喉咙"的意思,也就是放开喉咙大叫.谁来试试 通过你的声音,你的表情来证明你确实读懂了.(及时评价:这是一只温顺的白鹅;够高傲的;有点高傲的味道了;表情很傲慢……)
高傲的鹅们,咱们一块来.(齐读)
2,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儿 白鹅的步态.(读"鹅的步态"一句)
(1)读完,教师提问:鹅怎么走路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什么是净角 (学生自由交流)看净角出场了!(出示净角的录像)这就是踏着方步,这就是步态从容,大模大样.谁来读读鹅走路的样子 (一生读)
如果要你在"踏着方步"前面加上一个词,你认为白鹅是怎样地"踏着方步"
引导学生连起来读,读出感情来:大模大样地踏着方步;不紧不慢地踏着方步;从容不迫地踏着方步;高傲地踏着方步;昂首挺胸地踏着方步……
想象着鹅就在你的眼前踏着方步,大模大样的,咱们一块来读.
3,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最能体现鹅的高傲 白鹅的吃相.鹅吃什么 怎么吃 能读读吗 (学生读鹅的吃法一段)
现在,我们要把这段话"瘦身",你认为哪个词最能体现鹅吃饭时的高傲吗 (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
"三眼一板"见过吗 那你见过类似的词吗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讲解:我们平时都说某个人做事"有板有眼"或"一板一眼",板和眼都是戏曲音乐中的节拍,教师演示节拍:一板一眼和三眼一板,三眼一板是最稳定最慢的一种,在课文中用来说鹅吃饭非常有条理.)
我们看看鹅吃饭是不是这样 谁想读 (一生读)老师给你起个头:"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
评价:这是一群不太有精神的白鹅;这只鹅有点着急了,再从容一些……
想象着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和从容不迫,谁还想读 (另一生读)评价:有点高傲的味道了;真是从容不迫.
三,精读积累.
这位鹅老爷的脾气被周围的邻居知道了,于是,就上演了一场有趣的剧目.请同学看课文59页,听好老师的要求:在读的过程中,用曲线画出写鹅的句子,用直线画出写狗的句子,听明白了吗 开始!
(学生在读,画的过程中,教师指导:有的句子不是直接写鹅的,而是从狗的眼中看到的,要注意区分,不要多画,也不要丢掉.)学生读和画,教师在黑板上画鹅,狗,盆,篱笆.
1,首先我们请出两位演员登场.它们在干什么 "鹅要吃饭了,狗躲在旁边看".怎么看 它想干什么 (暗中观察,等待时机)书上用了个什么词 (窥伺)123
2,第一幕剧开始上演了,(看屏幕)咱们一块读读.
(1)"静候",画狗流口水.
(2) 打着快或者慢的节拍,学生读狗和鹅的句子.学生读到"偶然"时,教师引导理解:鹅知道狗在偷吃吗 (知道)它马上回来把狗赶走吗 (没有)那鹅是怎么做的 (偶尔回来,有时候回来.)书上用了一个词是"偶然".比如说咱们班有一位同学天天按时到校,只有一天来晚了,这就叫——偶然.
(3)咱们来分分角色,先在下面同桌练练.你打算演什么角色 (抽2个人读鹅和狗,教师适当打着节拍.)
评价:
3,第二幕上演:这次还用老师指导吗 自己读读吧!
采访刚才读狗的同学:"你把人家鹅老爷的饭偷吃完了,怎样地走了 "大模大样地离开了,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是什么 扬长而去.请问鹅老爷:"看到那只捣蛋狗把你的饭偷吃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鹅老爷不会说话,于是就冲着主人昂首大叫,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4,(1)下面咱们把这两幕剧一块上演,你准备扮演什么角色 (一生读狗,一生读鹅.)
(2)下面,咱们男女生比比赛,男生读写狗的句子,女生读写鹅的句子,一会咱们再交换过来.
5,老师看得出,你们已经自己读懂了,小演员们请看,现在,你还能记住刚才的台词吗 谁来读这只爱捣蛋的狗 鹅老爷在哪儿 你们准备演第几幕 (对照屏幕积累词句)
评价:再从容一些;再大模大样一些.
6,现在,那只捣蛋狗已经扬长而去,舞台上就剩下谁了 (鹅老爷)怎样的鹅老爷 (高傲的)谁能读出它的高傲
在读的过程中,找出写鹅老爷叫声,步态和吃相的词语.
有狗来偷吃,捣乱的时候,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昂首大叫,踏着方步,责备不周)
讨论叫声该写哪个词:厉声叫骂是鹅老爷对谁的 (对狗)昂首大叫呢 (对人)那你觉得哪个词更能体现鹅的高傲 昂首大叫,冲着人发脾气,连人都敢责备.
丰老先生对这只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真是架子十足!""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留给你的感叹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
就是这样一只高傲的鹅,主人却不胜其烦,给这位鹅老爷当起了堂倌——服务员,天天去侍候它吃饭.你觉得作者喜欢这只鹅吗 (喜欢)
喜欢它,为什么还说它高傲,昂首大叫,厉声叫骂,三眼一板……(学生自由交流)(对照板书)平时,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特别喜欢你,却用一些反话来说,比如说:你特别调皮,爸爸说你是个"小调皮蛋",你早晨起床不爱叠被子,妈妈说你真是个"懒家伙"
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它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你有没有对它说过这样的话 以后有机会,你也可以学习丰老先生的这种语言和写作方法,写一写你观察的小动物.
俗话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老师相信,只要你用心,你的文章一定也会和丰老先生的一样精彩!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824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