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观潮》教学实录|《观潮》教学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7-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自贡市青年教师赛课《观潮》教学实录
课前交流:
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对于在座的大多数人来说,今天我们算是第一次见面。请允许我做个自我介绍。不过,在我介绍中有真有假,就要请我们塘坎上小学四.5班的同学要认真听好,等我介绍完后,还要给老师指出哪些是假的。
我叫陈先林,是塘坎上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面对学生)就是你们学校的老师哟!在今天参加赛课的七位老师中,我不光是唯一的男性,而且是年龄最大的,我今年----60岁了)。60岁了为什么还站在这里参加赛课,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我原来是教初中历史的,听说每次这种级别的比赛,基本是见不到男性老师的,能出现在这种场合中的男教师,那简直是“国宝”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发生,这期我毅然决然的改行教起了小学语文。就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五关斩五将……
生:斩六将!
师:我不是关羽,只五将!因为我在过邓关的时候没人拦我,于是就顺利过关,站在了这讲台上(大笑声)。我非常爱好写作,等会儿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观潮》就是我写的。好了,都听好了吧?
生:都听好了。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给老师指正啊。
生:你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因为你看标语上写的是“乡镇教师赛课”。
师:你是说你们学校不是属于乡镇学校?我还不够你们学校的格?
生:还有你不是60岁。60岁还在这里比赛呀?
师:我是老有所为。
生:标语上写的是“青年教师”呀!
师:对于八九十岁的老人,60岁算青年啦!
生:六十岁的人头发已经花白的,你的还很黑。
师:我是染的!
生:你的脸上还没有皱纹,你的衣服和发式很时髦,你很精神。六十岁的人没有这么精神。
师:谢谢你啊!发现我还有这么多优点。
生:《观潮》不是你写的,你发的课文上写的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
师:读书读得真仔细!连课文不起眼的地方都观察到了。
师:同学们都分析得有根有据,因为你们真会观察,可见学会观察对我们有多么的重要。同学们也只有学会观察,才能对错综复杂的各种现象分辨出真伪,才能增加成功的机会。对于同学们现在来说,学会了观察,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等会儿我们学习的《观潮》,就是作者亲身去钱塘江观了一次潮后写出来的文章,由于作者善于观察,所以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感觉。
师:现在同学们有点喜欢我了吗?
生:喜欢。
那好,开始上课吧!

师:同学们,在我们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有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奇观。就在我们学习的课文里,(cai出示画面)就介绍有神奇美丽的五彩池,还有雄伟壮丽的庐山瀑布……还想看啦!那好,请同学们来仔细听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1:很大的声音。
生2:水声。
生3:潮水声。
师:这是听到的涨潮声,(板书:潮)
师:那涨潮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我们就一齐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一起走近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去海宁市的盐官镇观钱塘江潮!(板书:观)
师:对于钱塘江潮,大家知道些什么?
没有学生回答。
师:没有关系,我们学了过后会知道的。那大家都读了课文吧?
生1:读了四遍。
生2:读了五遍。
师:那好,为了读得更有把握,给大家,也给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请同学们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同时一心二用,做好以下几件事(屏幕出示阅读要求):谁来用宏亮的声音告诉大家?12345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按要求勾画大潮的声音和样子的词语和句子。教师巡视。
       师:能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吗?(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再来检查好吗?(好)
师:书上是怎么评价钱塘江大潮的?
生: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教师板书:(天下奇观)
       师:“观潮”与“天下奇观”都有一个“观”字,两字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的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奇特的景象。
师:那“天下奇观”呢?
生:就是天下奇特的景象。
师:哇,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你们一定想看吧?
生:想!
师:老师这儿正好有一段关于钱塘江潮的录像,我们来一起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cai出示钱塘江大潮涌来时的景象)学生观看,教师解说。………
学生边看边发出惊叹。
       师:看了钱塘江大潮,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1:声音真响。
生2:真雄伟!
生3: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奇观而感到自豪。
生4:我真想能去看看!
师:努力吧,孩子!你会梦想成真的!
生5:大潮的气势真雄伟,观看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哟!
师:是的,一定要注意安全!塘坎上小学的安全教育真深入学生之心啦!(笑声)
师:刚才录像里潮水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描述,看看在哪儿呀?
生(齐答):3、4自然段。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讲得是什么?
生:潮来时的景象。
师:你们喜欢这一部分吗?
生(齐答):喜欢!
师:我们来先学这一部分好吗?钱塘江潮如此壮观,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大家读读3-4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的写作方法,同时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努力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听。
       师:下面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一句一句的读,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生:我喜欢“越来越近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喜欢的原因是大潮像战马一样,声音那么响,一定很壮观。
师:喜欢这句的举手。(学生都举手)再加上我一个,我也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读好可不容易,你们在下边准备一下,待会儿我们比赛,看谁能把这种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
生自由练习良朗读。
指一名学生读。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重呢?
生:………
师:这个词是写大潮的什么?
生:声音。
师:声音大吗?
生:大。因为声音很响,所以我读得很重。
师:声音很大,不一定就非得读得重,如果读“震耳欲聋”,那不得读得把耳朵震聋才行啦!(笑声)我们可以一字一顿的读,也有一样的效果。教师示范读“山崩地裂”。
师:还有谁感觉可以比他读得更好的吗?指另一名学生读。读得很好。12345
师:读得真好,仿佛让老师都看到了钱塘江大潮了。
师: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受了大潮汹涌而来的气势,我们再来看看录像。(cai出示这一句所示的画面)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这两句描写的真有气势。
师:你能把这种气势读出来吗?
生读。读得很好。
师:唉呀!读得我心都痒痒的!让我试试可以吗?
(教师读后,一片掌声。)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该你们了,让我为你们喝彩行吗?
生:好。
学生努力的读。读出了气势。
师:还有喜欢别的句子的吗?
生:“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我喜欢的原因是人们对大潮的到来真激动。
师:人群沸腾起来,人们是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好吗?准备好了吗?开始,
生:(跳着,叫着:“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教室里也沸腾起来了,刚才这个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是哪一个?
生:人声鼎沸。
师:来,我们读出沸腾的样子来。
       生:“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师:闷雷滚动的声音是什么样儿的,谁来学学看?
生:轰隆隆隆……  
师:还学得真像,雷的声音比较的沉闷,我们一起学学看。
生:(一齐模拟)轰隆隆……
师:这个声音作者用哪个词形容?课文中用这个词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呀!我们一块来读读这个句子,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生:我喜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我喜欢的原因是感觉大潮是逐渐向我移来的。
师:使人感受到什么?
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加上动作示范读。
生:感觉到气势越来越大
师:来,咱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分组比赛读读看。
       生:“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我喜欢的原因是大潮真高啊!
师:我知道你很喜欢这句!可是老师感觉你读出来好像在下面的滨江路上看釜溪河涨水。(笑声)我们可是在哪里呀?
生:钱塘江边观潮。
师:是呀!两丈多高,有多高,有我们教室的这堵墙那么高!感觉怎样?
生:壮观。恐怖!(笑声)
师:能读出壮观的感觉吗?
学生读。
       师:这些语句写得多优美呀!看看作者是围绕大潮的什么方面来写的?
生1:大潮的声音。
生2:还有样子。
师:说得好!作者正是通过对大潮声音和形状的变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具体写出来,使人读后感觉和看到的大潮一样的……
生(齐):雄伟壮观。(教师板书:雄伟壮观)。
师:让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我们一定要学习作者这种细致的观察方法,平时要用耳听,用眼看,用心去想去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师:刚才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了描写潮水的句子,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是按一定的顺序写的,下面来看我们刚学过的这几句话。
(  ),(    )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cai出示)12345
师:听老师读,你们根据语句进行合理的想象;同时看谁的本事大,能听清括号里是用的哪些词语,把这几处的描写连接起来的。
师带着动作示范读。
师:括号里是哪些词语,听清楚了吗?
师:听清楚了的同学都站起来,一齐来回答好吗?
生站起来齐答。
师:发现没有,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生:时间顺序。
师:还有补充吗?
生:从远到近的顺序。
师:是啊,作者通过由远及近的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我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为了读出来使人感觉潮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势越来越大,我们分组来读。第一排的同学先读第一二句,后面逐句增加一排同学加入朗读。
学生根据要求齐读。听来使人感觉大潮真的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势越来越大。
师:听着动情的朗读,使人仿佛置身于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声音越来越…气势越来……,钱塘江潮真不愧为……,我们为之自豪,为之……我们的祖国真美。如此奇观,难道同学们就不想回家的时候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介绍吗?(想)来,根据老师出示的画面,自己先试说一下,解说词在哪里?
生:第3、4自然段中。
cai出示画面,学生练习讲说。
师:好了,下面你们来当小主持人,给老师出示画面配上解说词。大家高兴吗?
生:高兴。
师:我们就来个话说《钱塘江大潮》第二集----《潮来时》。谁来展示一下?一生上台。
师:来,请摄影的老师给他来一个特写啊!
生: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钱塘江观潮。你听到了吗?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江面还是风平浪静。你看,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得向我们移来,越来越近,横贯江面。你看,潮水已经涌起两丈多高了,就像是一堵白色城墙。潮水越来越近了,就像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你听,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游客朋友们,要注意安全哟!
师:讲说得多好,掌声响起来。
还有同学想上来。
师:好了,再来就变成培养主持人的学校了。(笑声)
 师:刚才我们愉快的学习了课文3、4自然段, 感受了钱塘江潮水来时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现在大家一齐回忆一下,我们是用的什么轻松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的。
师:首先我们是……
生:(齐答)找出喜欢的句子。
师:然后老师叫大家……
生:读给大家听,
师:同时要求大家说出为什么喜欢这句。我们把这种学习方法叫“找说读”的方法。刚才我们用这种方法学习了3、4自然段,还有2、5自然段,老师想交给大家用这种方法自学,可以吗?
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师:我想听听女同学用悦耳的声音来把自学要求告诉大家。谁来?
一女生读。
学生根据自学要求勾画读课文。
师:谁来说课文第2自然段写的什么?
生:潮来前。
师:在课文中找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潮来前江面的景象。
生:平静。
师:四个字的
生:风平浪静。
师:真不错!(板书)那第五自然段讲的什么?
生:潮头过后。
师:也用一个书上的词语来形容。
生:风号浪吼。教师板书。
师:发现没有,作者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的什么?12345
生:先写潮来前,再写潮来后,最后写的潮头过后。
师:是什么顺序?
生1:事情的发展顺序。
生2:不对,是按时间先后顺序。
师:对了。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观潮的。谁来把你喜欢的句子给读给大家听。同时要说为什么喜欢它哟。
生1:我喜欢读“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层蒙蒙的薄雾”。这句话写得很美,感觉到钱塘江朦朦胧胧的。
生2:……
生3:……
生3:我读了“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句话后,觉得钱塘江大潮的余波也非常的有气势。
师:潮头号过后,大潮还是一样的雄伟壮观。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师:面对如此之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面对如此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水潮,面对这天下奇观,难道同学们就不想说点什么?
生:我们祖国的景色真美!
生:我想问:如此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师:这个问题,老师想要大家在科学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获取,然后再给大家交流好吗?(下课铃声响了)_
师:如果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给老师发邮件告诉我好吗?好!下课。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778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