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人得名]因文得义,以文悟情——《毽子里的铜钱》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以“读”为本,为了让学生能读出味来,我设计了两种语言:口语、肢体语。通过这两种语言来解读老人生活的苍桑、感悟老人为人的善良以及我对老人的同情与尊敬。以“情”为辅,让人物情景再现课堂,以“表演”的形式客串故事情节,让学生想物之所想,感人物之所感,发挥语文的人文性,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教学过程:
一、朗读格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这单元我们以“金钱”为主题,通过学习了几篇课文后,我们懂得了,还有什么比金钱更可贵呢?
生:勤劳、拾金不昧、善良……
 师:是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非常感动,不由得想起了琦君写的一篇课文,想起了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那时的情景,同学们一定历历在目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朗读2—8自然段 ,用你们的声音表现出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以作者的内心变化为主线,与文本对话,情感交流。
(1)品读第二个自然段,理解“慢慢地”、“万分珍惜”能表现出当时生活贫困,突出老人的善良。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读,我们的内心也会随着主人公内心的变化而变化。谁能告诉老师文章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生:感激、难过、不安、空落落
师:看到这个词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师指感激)
生:我为什么要感激老伯伯呢?
师:请你们自读第二个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你从这个自然段读懂了什么?
生:我嘴馋想吃红薯,老伯伯给我一个红薯。
师:是啊,给一个红薯还不容易,我为什么要感激呢?
生此时就不服气了,争先恐后地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当时生活很艰苦,能有一块红薯已经很不容易了。
生:而且老人还靠卖红薯为生呢?
师:那你能从文中的哪些词语来说明红薯的珍贵呢?
指名生回答
师相机用红笔点出“慢慢”“万分珍惜”
师:老伯伯给了我这个红薯,他就又少赚了,如果你是这个女孩,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异口同声:谢谢你,老伯伯!你真善良!
师:对于这样一个老伯伯,老师也想对他说:祝您生意兴隆!
(2)研读第四自然段,评价二婶,猜测我与老伯伯此时的心理活动。
  师:后来我为什么又难过了呢?
生:因为二婶只给他九个铜板,他亏本了。
师:你觉得二婶这样做对吗?
生纷纷表示对二婶的不满。
师:二婶的这种形为,老伯伯和我的心理一定非常难过,请你们找出描写老人和我的心理的句子,读一读。
 请一位学生读出来。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呢?你能告诉大家你刚才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的呢?(难过)
大家一起来朗读这一段好吗?
师:那么此时他们的心里都会在想什么呢?
师提出要求:先自己想,想好后跟小组们一起交流一下,让自己的想法更完整。
学生们交流得很热烈,老师也参与其中。
学生汇报:
  老伯伯想:“这下我可亏本了,今天的生意白做了。”
 “是不是她家里也很穷呢?可也不应该多拿我一个呀!”
“她或许明天就会补给我呢!我别太小气了。”123
 ……
  我想: “这个二婶太贪心了,今后不理她了。”
“我明天要把铜板还给老伯伯。”
“老伯伯太可怜了。他又要亏本了。”
……
  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真好,看来你们的心地也很善良。
  (3)师生互动,共同演绎第六自然段。体会“递”所传达的情感。
师:是啊,我想着、想着心里愈感不安了。我又会怎么做呢?
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找出描写我的动作的词(撕开、挖出、递到)用红笔点出
 师:现在我来扮演老伯伯,谁愿意扮演文中的“我”,把手中的铜钱递给老伯伯?
一生拿出准备好的毽子,撕开毽子、挖出铜钱,双手递给我,我适时抓住学生的双手告诉他:谢谢你,老师从你的动作中感受到你对老伯伯的尊重。
接着,我面对所有的孩子们对他们说:“同学们,这就是‘递’。很诚恳、郑重地将自己的东西交给对方。同学们此时我交给老伯伯的仅仅是铜钱吗?
学生们的情绪受到得极大的波动,他们齐声说:“不,还有我对老伯伯的尊重、还有我的心意。”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站起来,把我对老伯伯的尊重与心意交给老伯伯好吗?
孩子们站了起来,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
师:是呀!两个铜钱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可是这两个铜板对于我来说重要吗?我可以用这两个铜板做什么呢?
生:我可以拿来做毽子、买糖……课文用哪两个词来形容铜钱?(亮晶晶、崭新)可见作者对它的喜爱与珍惜了。
  (4) 共同朗读第八自然段,体会“空落落”,情感升华。
师:老伯伯接受了我的铜钱了吗?接纳了我的心意了吗?(此环节让学生再朗读。)师:为什么我的心情又变得空落落的呢?
生:老人不但没有要我的钱,又给了我一个小山薯,老人又要亏了。
师:不,老人走了,是带着遗憾走了,老人的背脊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此时的我心里非常复杂,有对二婶行为的遗憾,有对老伯伯的同情……所以我的心情空落落的。让我们一起朗读第八自然段。
师:老伯伯走了,但我的口袋里还有老伯伯给的烤山薯和那热烘烘的铜钱。我揣的仅仅是热烘烘的铜钱吗?(还有老伯伯那颗热烘烘的心)
三、了解篇章结构,体会文章写法、深化主题。
师:是呀,这个女孩揣着这颗热烘烘的心揣了几十年,她用笔记录下了这件事,她常常怀念这位老人。正如一位名人所说: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还有哪个自然段写出了我想念老人?(第一自然段)
让生朗读。
师:像这样前后相似的写法叫前后呼应。这样的写法,同学们觉得对描写这位老人有什么好处?
生:更能让我们不能忘记这位善良的老人。
师:是啊,我们不能忘记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一颗亮晶晶的心。
四、以课文中老师的话作为总结,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生活中比金钱更可贵的还有很多很多,如:亲情、友情、时间、健康……让我们一起珍视我们生活中的点滴感恩,用我们的笔把它们记录下来,成为我们今生最宝贵的财富。
我想你们一定会理解课文中老师说的一句话吧!
出示:做小贩的,栉风沐雨,都是非常辛苦的,你们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五、请你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一项作业,相信你会完成得很棒!
(1)积累文中abb的词语,自己再从课外书中积累类似的词123
(2)文中的句子很美,你喜欢哪一句呢?请把它摘录下来,并背下来。
(3)(小练笔)展开想像:二婶还铜板了吗?怎么还的?(请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描写)
板书:
毽子里的铜钱
黑漆漆的手亮晶晶的心
笑呵呵感激
不快乐难过
笑了  不安
? 空落落
善良怀念

教学反思
徐初苗老师指出:字词是语文的基本元素,是语文的基础承载,在阅读教学中“炼字”彰显的正是“语文本色”,炼出的是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而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在这个方面做得还不够。如:在让学生演绎第六自段时,我急于让学生来表现这个“递”而忽略了其它的两个词:“撕开”、“挖出”。这两个词表现我由焦急、不安的情绪升华到对老伯伯的同情和尊敬,在这个句子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想如果能让学生把这两个动作演绎出来,那效果会更好。
新课念提倡教学的开放性,学生课堂主体性,充分给予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而在这节课,我没有给足学生质疑的机会。如果我大胆地把本课作者的情感主线抛给学生,由学生来质疑、朗读、解决。这堂课将会更有活力,学生的思维会更富有创造性。

点评:
 (1)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细读课文不难发现,本文作者精于用词,善于细节描写,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慢慢”、“万分珍惜”、“撕开”“挖出”“递到”因此教者能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揣摩、推敲、咀嚼语言文字,在特定的语境中体悟“字”的“显信息、隐信息、潜信息”、准确把握文本的语言训练点与情感催生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文中“前后呼应”的手法,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教者能及时地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并告诉学生这种手法可以在我们今后的写作中运用。
(2)突出语文的人文性:要让学生感悟到文本中的我递给老伯伯的不仅仅是铜钱,而且还有我对老伯伯的尊重。这个感情的升华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此教者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演绎“递”,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这一种情感,此时再让学生读,就能够充分地悟出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的意蕴。
(4)作业设计多层次,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别是“词、句、段”的训练,难度逐步提高。面向全体学生,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个机会,同时也给优等生发展的空间。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302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