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幸福的回忆》】《幸福的回忆》教学设计之四 练习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感情,并善于表达感情。
   2、学会9个生字,掌握“汇聚……”等词语。
   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4、感受作者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并感受作者对邓小平爷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通过语句的重音、停顿、速度的快慢,声音的高低,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课前预习:
  1、收集资料:
    邓小平图片、人物介绍或有关故事。
    峨眉山
  2、预习生字词语
    查字典(必查)
    汇聚慈祥和蔼爽朗
  3、朗读课文最少三遍。思考课后问题,提出疑难问题。

               第一课时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9个生字以及部分词语。“汇聚慈祥和蔼爽朗”
   3、体会人物感情。讨论课后问题1。感受作者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感情。
  重点:词语及人物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幸福的回忆
   1、说说自己预习后对课题的独到见解。
   2、检查预习:
     词语:
     读准音(可以单独也可以随课文)
     理解词义质疑——可以小组也可以全班。
     字形难点交流——选择抄写
     朗读课文。(读准音,读通句,难读的地方再读一读
  二、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的感情。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第一环节随机处理)
   2、默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a、我随妈妈上峨眉山,路上突然听说邓爷爷来了心情怎样?
      找到有关段落、词语、句子
      理解“兴奋”体会并朗读。
      怎样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自学单元提示。
      “妈妈,我要看邓爷爷,我要看邓爷爷!”……
      群众又是怎样的呢?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汇聚”。
    b、当邓爷爷邀“我”和妈妈照相时,“我”的心情又怎样?(幸福)
      交流收集的资料。——邓爷爷的生平。
      找到有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三、作业:
    完成《课作》1——3题。
    导读并推荐有关资料及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邓爷爷给“我”的印象。
   3、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
   4、完成《课作》有关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建议与根据意思写词语相结合。
  二、默读课文思考:
    邓爷爷留给我是怎样的印象?
    围绕“多么慈祥,多么和蔼,多么可亲!”展开。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找到有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后作业题2有关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
    这篇文章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照片———回忆一件事
  五、小结并完成有关作业。

一、我会思考
    读了课文,我知道作者为在峨嵋山巧遇邓小平爷爷的事感到幸福和自豪,所以我朗读的时候(            )。12

  二、我会品味(下列句子应用什么语气来读?选择正确的填入括号)。
       自豪  痛苦  急切  高兴  后悔  慈爱
   1、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著名的。(    )
   2、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做。(    )
   3、妈妈,我要看邓爷爷,我要看邓爷爷!(    )
   4、孩子,别哭了,做错了事以后改正就行了。(    )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三、我来炼词(填上合适的词)
    (    )      (    )      (    )
    (    )地看    (    )地问    (    )地笑
    (    )      (    )      (    )
    (    )地嚷起来 (    )地往里挤  (    )地做鬼脸

  四、读一读,长见识。
    峨嵋山,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省峨嵋县西南部,主峰万佛顶海拔3100米。远在东汉时期,山上就建有道教庙宇,后又增加大批佛寺。现在存寺观佛光,为峨嵋山金顶的三大奇观。峨嵋山上的“佛光”最为奇特。每当午后三、四点钟,站在金顶往下望,往往会在崖下的云海中看到彩色的光环,光环中还有一个人影。这奇特的佛光,是由于太阳透过云海中的小水滴或雾粒,形成的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环中的人影,就是观望者本人。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300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