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说课稿第二课时|第一次抱母亲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情感型课文《第一次抱母亲》。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三个部分进行说课。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选编的三篇课文组成了“情感篇”主题单元,着重歌颂人间真情,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懂得回报。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张扬个性,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教学追求的目标。语文课需要泪光闪烁,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这感动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由此可见,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锤炼语感的好素材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
 由于当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知不觉地溺爱,已使孩子们对父爱、母爱的认识变得淡化,把握文本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学情,结合教材的特色及新课程标准,我初步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b、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c、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感恩之情。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分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
1、创设情境法:本课的教学我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情境,用图画展现情境、用音乐和视频来渲染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2、对话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然后展开课堂对话。
3、自读自悟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文的教学思路及模式,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歌曲调查,激情激趣
上课伊始,我将播放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流行音乐的导入能迅速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然后问: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当学生知道这是歌颂母亲的歌曲后,我顺势引导:在正式学习新课前老师想做一个关于妈妈的调查,看看同学们对自己的妈妈有多少了解,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1、妈妈的鞋码是多少?2、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3、妈妈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4、妈妈的身高体重是多少?5、妈妈有什么兴趣爱好。给同学们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小组交流,畅所欲言,一定要以最真实的态度回答问题。然后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谈谈对妈妈的了解。我将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做适当引导、点评。听了同学们对自己妈妈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要学的课文中作者对自己的妈妈有多少认识吧!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重点字词,如“瘦”、“重担”、“愧疚”、“责怪”、“竟然”“翻山越岭”、“突发奇想”等词。学生初读课文,逐步做到正确、流利,学会生字词,了解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123
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读为本,读中识字,读中感悟、通过读内化语言。正确流利地朗读是做到有感情朗读的基础。
第二板块:引导精读,感知文本
1、以课题《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抱”字为线索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默读课文,找到文中“抱”的动作
    a.“抱”的动作
      课件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着。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两段话。同样是抱母亲,你有没有感受到这两处有什么不一样呢?
   指名说。第一处是怎么样的抱?第二处呢?(板书:使劲、轻轻)
    b.“抱”的感受
    (1)同样是抱着母亲,由最初的“使劲”一抱到后来发自内心的“轻轻”地抱。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作者的心情怎样呢?(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理解:“竟然”。
    细细读这个句子,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你看,抓住重点词语好好品味,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此时出乎意料、难过后悔的心情,请大家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2、抓住三处“没想到”,呈现轻与重的对比,体会儿子心里的难过、愧疚。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摔倒。
△“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请你读读这三处没想到,从三个“没想到”中你能读出作者此刻内心的感受?
组织交流,呈现文中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3、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让我如此难过与愧疚?我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三两小节,在打动他们的地方作上记号,并用批注的方式记录下他们的感受。
抓“母亲形象”,探究愧疚原因。
1、让学生自由交流:你读出了怎样的母亲形象? 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一段话。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翻山越岭”理解母亲的艰辛。
2、继续交流:你还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你从哪儿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母亲的话语“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感受母亲的朴素不求回报。
第三板块:读写结合,表达心声
在学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实践——倾诉,让学生表白内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平时所付出的操劳,当堂写篇小文章。选择其中的一两篇,由作者诵读,全班同学共同帮助修改,使之成为一篇优秀习作,其他同学也对各自的寓言进行修改加工。123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升华感悟
当整个教室弥漫着浓浓的母爱气息的时候,相机播放熟悉的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将广告中孩子给妈妈洗脚和文中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相比较,广告中母亲最后的微笑和文中母亲的泪水作比较,使母爱的主题奏响至最强音。拓展延伸,升华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层主题。
最后布置作业,1、让学生找使自己感动的段落,熟读成诵。
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愧疚
身轻担重
感恩回报
大爱无穷
无数次抱“我”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42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