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老师作文]人类的老师学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

7.人类的“老师”

主备教师

何军强

教具学具准备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二类字“鲸”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有关事例。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学习难点

 

感知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条理。

 

 

 

 

 

 

一、课前准备
1、看了本文的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题目中老师为什么要加引号?人类的“老师”是谁?为什么生物是人类的“老师”?带着疑问初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请你认真朗读一遍课文,把你不熟悉的和易错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查准字音、词意。          

3、你喜欢文中的词语吗?请选择课后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不少于三个),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  

【重视前置性学习,让学生看题质疑,查询资料,了解有关仿生学、飞行、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课堂学习。同时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生字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预习反馈

1、看题质疑。

2、小组汇报。我们学会了那些字词,从音形义三方面汇报。老师重点点拨提醒:“省”翘舌音;“鲸、亡”后鼻音;“某”的韵母是“ou”不是“o”; “毁”的左边部分中间的横没有连在一起;“祸”的右边中是一个“人”字。

3、汇报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课文中的长句和难读的句子。
(1)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给“剧1234

烈”换个词语,说说“机毁人亡”的意思)
(2)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理解“轻而易举“)

教师备注

 

 

 

 

 

 

 

 

(3)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倒装的因果句式,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学生要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的需求,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学生小组汇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用创新的记号,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感受来体验文本,满足学生阅读的欲望。】

三、初读感悟

1、理清课文条理,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第1、2自然段:很多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第3、4、5、6分别举了飞机设计  轮船设计  建筑设计  汽车设计  坦克设计例子

2、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人类的“老师”是谁?为什么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不仅感知语言,还感知课文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抓住课文重点,带动一般段落,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备注

 

板书设计

 

人类的老师

                                 ↑

                            自然界种种生物

课后反思

 

课题

7.人类的“老师”

主备教师

何军强

教具学具准备1234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

3.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习重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习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调动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研究兴趣。

 

 

 

 

 

 

一、 一、复习导入

1、                    课文的层次划分。

2、                    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人类的“老师”是谁?为什么生物是人类   的“老师”?

 二、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说最喜欢的一个“老师”事例,认真读一读,注意要一边读一边想,争取把每句话读懂。

2、小组研读:

(1)读了第三自然段段,你知道了什么?用 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两个句式中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
   (2)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3)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
   (4)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

3、投影蜻蜓的图片,解释蜻蜓原理。

4、指导朗读

5、小结:课文第三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具体介绍)。学生再读,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构建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阅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自主感受,从而构成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小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看问题,学生对文章充满神秘感好奇感,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东西。】1234

教师备注

 

 

 

 

 

 

 

 

三、拓展延伸

   1、   在广大生物界中,谁还能称得上人类的“老师”呢?

2、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想干什么?
(2)看来大家对哪些生物是人类的老师已发生了兴趣,为了让大家得到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课外去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课后拓展不但培养学生的兴趣,更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这样就能做到以学定教,促进教与学的结合,教学相长。 

 

教师备注

 

板书设计

 

7. 人类的“老师

↓↑
自然界种种生物

 

课后反思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69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