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摇篮曲》教学设计】《摇篮曲》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北碚区中山路小学 孙 莉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摇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3、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教师准备:有关舒伯特音乐作品CD光盘《摇篮曲》学生准备:了解舒伯特的生平事迹和有关故事教学方法: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教学思路:以《摇篮曲》为本课中心,以音乐家舒伯特的故事为导火线,围绕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为主线,在听,唱,看,演中从音乐,戏剧、美术中感受,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人文完美的结合渗透,体验大师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共鸣,激发情感,释放情感。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1、谈母爱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二、学习歌曲《摇篮曲》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A、 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B、 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三、歌曲处理,情感体验1、再次聆听,想象歌曲意境(谈谈想到了什么?)生生交流,情感碰撞体会母亲的情感2、探讨在声音、力度、速度以及包涵的情感的处理(自主发言) 创造情境体验情感 ,对比感受,在试验中找寻美感。 要让小宝宝入睡声音应该怎么样?力度是强还是柔?速度?演唱时妈妈的心情和内心的情感?(结合大师的要抒发的情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四、创设情境,戏剧演绎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2、生生,师生评价五、深化拓展,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摇篮曲》1、聆听不同演奏形式的摇篮曲(合唱、小提琴,男女声重唱等)2、谈谈自己的感受,跟自己演唱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带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3、总结摇篮曲的风格师: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它那舒缓的旋律,让我们愿意去听,还可以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爱,以及美的存在。
六、释放情感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师:通过你们的欣赏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huxuejiaoxuesheji/93047.html
-
五年级相遇问题教学设计_“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求其中的一个速度)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7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其中的一个速度)”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其中的一个速度问题的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
线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第55——57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认识射线,掌握射线的概念与特征,并能区别射线、直线和线段。2.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其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角的特征。教学难点:...
-
三年级三步计算应用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三)”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较复杂的归一应用题)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3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简单归一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较复杂的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理解较复杂的归一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教学重点: 理解较复杂的归一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较复杂的归一应用题与简单归一应用...
-
【垂线的认识教学设计结束语】“垂线的认识”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垂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垂线,会判断两条直线相交是不是互相垂直,会用三角板画垂线。 2.使学生知道垂线的性质,理解测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点:判断两条直线相交是不是互相垂直教学难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过程: (...
-
【\漫画\老师作文450字左右】“ 24 小时计时法”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 24 小时计时法目的要求:掌握 24 小时计时的方法及作用,建立时间观念。 学会求经过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本课学到的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求经过时间难点:不整点经过时间的求法教具:幻灯营业时间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王小刚与同学沈大成相约去看电影,王小刚打电...
-
圆的周长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圆的周长教案设计 大庆市康泰公司教培中心小学 滕 飞 2002年3 月4日 圆的周长教案设计大庆康泰公司教培中心小学 滕飞【使用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例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部分练习【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
-
四则运算练习题100道_“四则运算 、文字题”练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第18页 练习三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文字题的数量关系、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迅速 解答文字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文字题练习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找出各组算式间的关系,分别列成综合算式34 2=17 45-9=36...
-
三年级三步计算应用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一)”练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23页 练习四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并能熟练地进行验算,提高学生的分析的判断能力。教学重点:比较规范地分析、解答问题。 教学用具:小黑板 幻灯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提问:请你说说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
五年级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相遇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一)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应练习七(一)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直一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问题应用题。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求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写出数量关系1、路程...
-
六年级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10号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第73页例1。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求一个树比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2 学生能够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3 经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