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了长江的雄伟气势和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香港,璀璨的明珠》则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单元目标:
1、认识22生字,会写、会用3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古诗两首》,会背诵《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及《语文园地六》中要求读读背背的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继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学习写一个地方,要求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
6、通过《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一题的练习,使学生懂得有的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会有不同的意思,认识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会背诵教材要求背诵的内容,丰富语言积累,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抓住一个地方的景物特点,有条理地介绍。
四、教学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觉得在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宏观地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去思考,去把握,才能使各部分有机地融合,让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首先应着眼篇章结构的教学。其次要注重特色段落的学习,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还要注重积累,夯实语言基础。
21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①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②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123456789101112131415
课前预习:
1、 读古诗,画出生字词,借助音节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2、 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 读古诗,想一想,通过古诗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预习作业:
一、 选字填空。
         孤    狐
(      )单      (     )狸        (     )独      一意(    )行
段    断
(     )落        折(     )        一(     )话       一刀两(     )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二、比一比,再组词。
开(     )   饮(     )   淡(     )   禁(     )   此(     )
井(     )   饭(     )   谈(     )   楚(     )   些(     )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三、 填空。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被人们称为        。
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文学家        ,他有叫          。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     
        比作           ,写出了西湖                     。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四、同桌交流:预习了课文后,你知道两首古诗讲的是什么呢?
                                                             123456789101112131415
第一课时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新 课标 第 一 网
a、 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b、 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c、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导诵读。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例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       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 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桌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拓展阅读。
1、 你还知道的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2、 组内交流,再请同学在全班交流。
3、 拓展指导。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123456789101112131415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时间:三课时
预习作业:
预习提示:
1、 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音节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2、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次。
3、 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方面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预习作业:
一、 看拼音,写词语。
fù  ráo            shān  hú           duī  jī          bǎo  guì
 (         )       (            )     (          )     (           )
  xíng  zhuàng        wēi  wǔ           hǎi  fáng  qián   shào
(             )    (            )      (                         )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二、 照样子,写词语。
一块块                                                         123456789101112131415
懒洋洋                                                        
端端正正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三、 仿写句子。
1、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是              ,是                      
2、 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因为                       ,所以                              。
3、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有的像                   ,有的像                。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四、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鱼          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              ;
有的头上长着        红缨;有的               ,激动的时候          ;有的眼睛       的,身上长满了        ,鼓起气来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              。123456789101112131415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2、 这一段共有(    )句话。第二句话是围绕第一句中的哪个词语写的?用方框把它标出来。
3、 第二句话是从      、        和动态三个方面来写的。
4、 海里还会有什么鱼?仿照第二句话的写法写一写。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请把你的学习疑惑以问题的形式概括出来,相信在课堂中,通过我们大家的智慧,一定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的:
1、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 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这是
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2、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美吗?
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预习检查
1、 检查自读情况,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现在考考你们的生字能否过关。
a、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教师帮助正音。齐读、开火读。
b、同学们的生字已经过关了,让我们再来进入下一关,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自然段。)
 三、教学课文1--3自然段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的?(反馈,板: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西沙群岛这么美,老师先带你们去看看海水吧!(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并出找出你认为最能说明海水美丽的词语。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说明海水美丽的词语。
 ——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解释)*随机板书
2、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写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呢?
生: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
——投影海水色彩图,直观认识海水的不同色彩。
3、海水为什么会这样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呢?
——投影海水示意图,以图示法解释原因。
4、海水这么美,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赞美欣赏)
齐读配乐。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让我们尽情地潜入海底,欣赏一下海底丰富多彩的世界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西沙群岛的海底里有什么?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投影     海底有什么——————  怎么样————————123456789101112131415
                 什么——————   怎么样————————
                 什么——————   怎么样————————
1、指名回答:  珊瑚, 各种各样,有的像……有的像………(解释;绽开)
海参,   到处都是,懒洋洋的蠕动……(解释:蠕动,生表演)
大龙虾,披甲,划过来,划过去,威武……(解释:威武,生表演)
2、投影图片
3、海底的世界多么神奇美丽啊?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来。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          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海底: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物产丰富          海滩:贝壳  海龟  鸟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的:
1、 感情朗读课文。
2、 学习2~7自然段,了解内容。
3、 读句子,理解意思,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
4、 鼓励学生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1、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课后第2题,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挂图   2、小黑板 (课后第2题)  3、布置学生查找图片、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见上节课板书)
二、提出本节课内容、要求:学习后几个自然段,感情朗读课文,知道每段写的什么,理解句意,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
三、学生自读3~6自然段
1、 自渎  自了解;
2、 小组交流:说说西沙群岛物产怎样丰富?
四、讨论回答:西沙群岛怎样丰富?(同时板书)
1、 重点指导3、4段  (出示挂图,指指海底有些什么)
(1)指4人分句分段朗读   评议指导
(2)齐读
(3)出示小黑板句子:(第4段的最后一句)
a、 说说对句子的理解(是说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很多);
b、 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在文中将“有的……有的……”打点,再读一读、说一说。(形状各异)
2、 感情朗读5、6段
(1)指导感情朗读 
(2)出示句3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说说句子的意思  (西沙群岛的鸟多)
课文是怎样写具体的?(用鸟蛋多、鸟粪多说明鸟多。)
3、 齐读第7段
(1) 说主要内容,把与第1段相似的句子找出画“~~~”
(2) 知道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
4、 小结:(见板书)
        全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方法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物产丰富。齐读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 资料、图片交流
1、 方法:课前结合课文查找有关资料、图片;
2、 课上鼓励介绍资料、图片;
3、 小组交流;
4、 学生结合课文质疑,集体讨论解疑。
七、你是说一说、写一写还是画一画“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小黑板                                                          挂图
总述: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分述:        海底: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非常多)
              海滩:贝壳   海龟   鸟(多)
总述:   更加美丽    更加富饶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的:
1、 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 初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宝岛。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自渎课文   说说西沙群岛怎样美丽富饶。全文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总述——分述——总述)
二、学生质疑,讨论解疑
重点: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
引导朗读第2段的第3句原因。知道因果关系的句子。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请你选择读一读,能读出喜爱的感情吗?
2、 重点指导朗读第3段: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惊奇赞美的语气
      海参…….                         语气要低粗、稍慢
       大龙虾……                       要读出威武的语气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 自背123456789101112131415
2、 指名背
3、 说说你是怎样背出你喜欢的段落?
4、 互背
五、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卡,边读边看偏旁;
2、 自记字   小组讨论易错字;
3、 质疑  指导书写难字:
威:“戈”字旁,“女”上一横不能少。
武:最后不能多一撇,不是“戈”字旁。
插:右边的笔顺
4、 学生练习书写  师巡视指导
5、 评议  表扬书写认真的学生。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 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学写生字。
预习提示:
1、 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2、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次。
3、读课文,想一想,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选择哪个季节去?
通过预习,你们一定能很好的完成下面的作业。
预习作业:
1、照样子,加偏旁,再组词。
 舌(     )(       )         斤(     )(        )
 才(     )(       )         车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树木       (       )的影子     (       )的天空123456789101112131415
   (       )的浓雾       (       )的野花     (       )的草地
   (       )地刮着       (       )地走着     (       )地看着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3、填一填。
课文按         顺序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春天的画面里,有                        ;夏天的画面里,有                     ;秋天的画面里,我们看到                   ;冬天的画面里,我们看到         
                       。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4.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请写下来。

  

第一课时
一、展示交流
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
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抽读。重点指导:“涨”是翘舌音,“葱”是平舌音,“融、涨、葱、挡”是后鼻音,“浸、剑、舔”是前鼻音。
3、用多种方法识字字形。
二、 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齐读1自然段。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2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
树木——积雪——春水——小鹿
3、出示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嫩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通过实物展示来理解。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想像小鹿的可爱神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看录像
2、 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3、据学法导读
⑴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
(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⑵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
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
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
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
(3)第二句:“浓雾”
①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
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
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4)第三句:“太阳”
①出示句子,让学生质疑
②看图理解“缕”、“像利剑”
③朗读这个句子
(5)第四句:“野花”
①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
②齐读句子
(6)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三、 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
1、 检查自学情况
①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
②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
③出示句子:a.落叶在林间飞舞
b、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
2、小结:
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
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
3、 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
四、 总结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只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大花园、宝库)
齐读最后一段
五、 师生配合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  抽出新枝 长出嫩叶
夏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秋  落叶飞舞 果实累累
冬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大花园 宝库)

第三课时
一、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兴安岭的季节。
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123456789101112131415
三、学生字。
1、给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11个
同偏旁:汇和浸,欣和软,刮和舌(舌做部首和独立成字时写法不同)。
比较生字的比例:如“挡”和“刮”一个是左窄右宽,一个是左宽右窄。
“赏”师范写。
四、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4“东方之珠”
教材分析: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抖落掉历史的尘埃,翩然回归祖国。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
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香港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浑然成为一体。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预习:
学习预习提示:
4、 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5、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次。
6、 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通过预习,你们一定能很快的完成下面的作业。
预习作业:

1. 我知道。
                  年      月    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正式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了!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车灯       (        )的商品       (        )的美食
(        )的池水       (        )的灯光       (        )的焰火
3. 把一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a香港是著名的港口。
b香港是旅游胜地。(不但……而且……)
                                                                          123456789101112131415
a世界各地的商人都愿意来这里做生意。
b香港的市场是个“万国市场”。(……因此……)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4、请把你的学习疑惑以问题的形式概括出来,相信在课堂中,通过我们大家的智慧,一定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
1. 板书:齐读课题一遍:东方之珠。
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 小声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东方之珠”的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遇到生字多几遍。
2. 检查预习生字词,多音字词组情况。
香港(gǎng)      贸(mào)易       琳浪(láng)满目       物美价廉(lián)           粤(yuè)菜        佳肴(yáo)          一应(yìng)俱全       海豚(tún)            清澈(chè)        闪耀(yào)          霓(ní)红灯            璀璨(càn)123456789101112131415
      应(yīng)该

      答应(yìng)
3. 理解不懂的词语。
(1) 提出不懂的词。
(2) 指名理解不懂的单词说说侈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 师归纳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词典。③问父母。上网。
4. 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1) 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2) 保说说你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学生想说哪段就说哪段
5. 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6. 再读课文了解香港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感知。
1. 师生共同写课题“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的哪里?美吗?
2.  请你用“东方之珠”一词说一句话。
   (“东方之珠”是我同的香港。“东方之珠”是“美食天堂”。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
二、细读课文。
1. 看录相,看后说说你的感受。
2. 课文是怎样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先默读第一片自然段。
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我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
3. 细读2.3.4.5自然段。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4. 认真再读2—5自然段,喜欢的段落多读读,体会你喜欢它什么?
5. 细读第二自然段。
(1)第一段写的什么?用一个来形容。(繁华:师板书)哪些同时写出了香港的繁华?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2)认我们去看看她的繁华吧。(看录相)
(3)多么繁华的香港啊,你看了后心情怎样?(高兴、激动)请你怀着此刻的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全班齐读。
6. 细读第3自然段。
师: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1) 看录相,看了后侈想怎么样?
(2) 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3) 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交流。
7. 细读第4自然段。
(1) 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 师生引读。
(3) 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
(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
(4) 既然海洋公园这么好玩, 海豚海狮多么可爱,你愿意把这段背下来,以后讲给你的小伙伴、爸爸、妈妈听吗?
8. 细读第5自然段。
(1) 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 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
(3) 结合录相,指导有感情的的朗读。
9. 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 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我来香港的小导游。
四、作业。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课外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妈妈事非常细致。
小明很爱学习。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123456789101112131415
1、学习一字多义
2、会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3、会照样子写词语
4、了解我国的物产和风光资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
5、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好地将其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目标1、5
教学设计: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或最想去哪里旅游呢?(多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那我们就到这几个地方去玩玩吧。
2. 按景点数分组,组成“旅游团”,选一个“导游”,其他的“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导游要介绍景点和回答游客的问题。
3. 生展示,评出“最佳导游”、“最佳游客”等。
二、 习作
1.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真精彩,我们玩得真开心,见到了这么多这么美的景色,那你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景色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喜欢它吗?
2. 选出较优秀的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

12345678910111213141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75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