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鱼化石课文|28鱼化石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2-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8 鱼化石
教学目标 ⒈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栩、鳞、鳍”,理解“栩栩如生”、“凝视”的意思。
⒉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生命的真正价值;并积累关键诗句。
⒊借助文本和媒体演示,了解化石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鱼化石形成过程,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媒体 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 了解化石,揭示课题。
⒈媒体出示一组化石的图片(恐龙化石、鱼化石等):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板书:化石
⒉简介化石的形成。 
出示:在地球生活过的古生物,一部分在死后被沙掩埋,尸体在沉积的沙中保存下来,经过千百万年的石化作用变成了化石。
⒊点击鱼化石图片,补全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⒈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想想诗歌写了哪些内容?
⒉学生交流,师提炼,板书:运动——掩埋——化石——教训
三、研读重点,朗读体会。
㈠学习3—5小节。
⒈媒体出示一组鱼化石图片,说说鱼化石的样子。
理解:栩栩如生
⒉出示填空:
虽然它们是那样的栩栩如生,但是它们的嘴  却不能翕动  ,它们的眼睛                ,它们的鳞和鳍              它们的尾巴                ……

⒊随机指导生字“鳞”和“鳍”。
⒋成为化石的鱼儿虽然栩栩如生,但它是沉默的,静止的。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条鱼儿,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⒌生交流,师随机板书:寂寞、无奈
⒍指名朗读4、5节,读出语气;师生合作朗读。背诵4、5节。
㈡学习1、2小节。
⒈探究原因:它们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的呢?让我们乘坐时光隧道一起回到几亿年前:
媒体播放鱼儿在大海中遨游、嬉戏的情景。说说画面上的鱼儿是怎样的?
⒉观后交流,师板书:活泼、快乐
⒊指导朗读第一节,读出欢快的气氛。
⒋媒体播放火山爆发的情景,生感受惊心动魄的场面。
⒌展开想象,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鱼儿们会怎样?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
⒍积累表示惊慌的词语。师板书:惊恐万状
⒎指导朗读第2节。

㈢再读1—5节,了解鱼化石形成过程。
⒈默读1—5节,思考:鱼化石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⒉生交流,师板书:火山爆发---掩埋灰尘-----亿年石化----形成化石
⒊想象说话:鱼化石形成过程
⒋教师引读,生读第1节和第4、5节,通过对比朗读感受生命的美好。
㈣学习6、7节。
⒈引导观看鱼化石画面,理解“凝视”。
⒉作者凝视着这片寂寞、无奈的鱼化石,得到什么启示呢?读课文6、7节。
⒊生交流,师板书:生命在于运动。
⒋出示媒体补充资料:了解化石对人类的贡献。
科学家们可以从化石中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进化过程等等。因此,要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最可靠的证据就是古生物化石。12
⒌师小结:即使死亡,也要把能量发挥干净。因为生命在于奉献(板书)。
⒍诵读。
四、总结全文。
⒈朗读全文。
⒉布置小练笔:用几句话写写鱼化石形成的过程。
板书设计                          28鱼化石
             火山爆发            亿年石化

运动----------------   -------掩埋-----------------   ----化石------ -----------------教训
(活泼、快乐)      (惊恐万状)       (寂寞、无奈)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奉献)

本课小结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读,边读边展开联想,想象多少亿年前,火山爆发,掩埋活鱼那惊心动魄的场景,以及多少亿年后,变成化石后的鱼的无奈与寂寞。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辩字组词
堪(       )    鳞(        )     鳍(        )    栩(        )
勘(       )    粼(        )     鲫(        )    翔(        )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66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