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学设计|练习3“处处留心”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椰子传播种子的方式。
⑵知道“漂浮”与“漂流”的区别。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⑶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其他方式。并能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口头、书面介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
⑴默读了解短文大意。
⑵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⑶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⑷大胆想象种子旅行的有趣经历,与同学口头交流,进行书面创作。
3、情感与态度:
⑴敢于想象,勇于交流,学会与他人协作。
⑵热爱自然,喜爱科学。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练习3的“处处留心”是练习3教学重点之一。这部分安排的3项练习,一是读短文,了解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新安家”的意思,区别“漂流”与“漂浮”的意思;二是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和葡萄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用线把植物和传播方式联系起来;三是选择图中一种植物,说说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2、教学重点: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学难点: 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单元学生刚刚学习了《蒲公英》,初步了解了植物传播种子的特殊方式;三年级的科学课恰好也对 “校园里的植物” 进行了一番调查;练习3再次接触有趣的植物。一个奇异、丰富的植物世界呈现在眼前,孩子拥有大胆而瑰丽的想象,愿意成为童话世界的主人;探究欲望强烈;课外搜集的资料全面、形式多样。这些都为课堂学习、探究、创造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四、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向他们展示奇妙的植物世界。对图片、视频、故事的欣赏,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又拓宽了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植物传播种子的四种方式,展开丰富的想象,从口头、书面两方面进行语言实践。
五、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件力求体现教学媒体组合整合优化的原则,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师引导下认识植物、了解其种子传播的特殊方式、展开想象,进行语言实践。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一、学习“椰树传播种子的方式”。1、学了《蒲公英》一课,你能说说蒲公英妈妈是怎样把自己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的吗?这叫风力传播。自然界中,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许多植物,另外,植物传播种子还有其他有趣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走进神奇的种子世界去做一番旅行吧。瞧——(出示图片:椰树)热带地区有很多椰子树,他们长得高高的,结的果实又大又多。椰子树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自己读读吧!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2、检查自读情况。3、默读,思考:椰子树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椰果宝宝穿着三件衣服,所以可以在大海中——板书: 漂浮、漂流区分“漂浮”与“漂流”的意思。点拨:⑴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⑵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又到了哪里呢?    ⑶根据课文及生活中的情景讲讲“漂浮”的意思。 5、椰子的种子“漂浮”在水中,借助水流的力量“漂流”,最终要到哪里去呢?         理解“重新安家”:⑴联系上下文说说“重新安家”的意思。 ⑵谁能用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6、小结:椰子树是利用水的力量来传播种子的。椰果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所以,在热带的海岸,椰林比较多。7、假如椰果来到的海岸不在热带,它的命运会如何呢? 大自然给了椰子神奇的传播种子的方式,它们也面临着挑战。能顺利到达热带海岸并生存下来的种子是多么的不简单呀! 二、学习“植物种子的传播”。1、(出示插图)图上画了哪些植物?  2、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3、师简介苍耳、豌豆、葡萄传播种子的方式:借助动物传播、靠自身弹射传播。4、拓展:运用风力、水力、动物的活动、自身的弹射传播种子的植物还有哪些?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植物种子的有趣旅行。  三、指导写话。1、你喜欢哪种植物的传播方式?把自己想象成植物的种子,说说自己是怎么旅行的。2、组织交流,集体评议:⑴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⑵除了把自己当作植物的种子,我们还可以怎样介绍种子的旅行? 3、组织练写。巡视指导。  4、反馈写的情况。即时评价。四、故事欣赏。师: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它们的旅途真是奇妙极了。让我们来听听它们有趣的故事吧。五、课后作业。你对哪道题有兴趣?选一道题试一试吧!老师将把你们的作品放进《种子的世界》专题网站里,让大家都来看看我们的学习成果。1、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2、浏览学校专题学习网站《种子的世界》,了解更多的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3、为你喜欢的种子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4、将种子旅行的故事画成连环画。5、在你郊游时,观察植物的种子,拍摄成照片或采集、制作标本,写成日记和同学分享你的收获。   学生口头叙说。      认识椰树、椰果。  自由读短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指名读短文。正音。  交流:⑴椰子在水中旅行,寻找新的陆地。⑵椰子穿着三件“衣服”。可以长期在大海中漂流。 生:漂浮、漂流。 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边读边体会“漂流”的含义。       说说曾经见过哪些事物“漂浮”在水面。   学生小组学习、交流。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用“重新安家”说一句话。    没有合适的环境,椰果是不可能顺利生长起来的。带着对自然的敬畏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观察插图。  学生自由说。自主连线,互助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       想象,在小组里用第一人称说说植物种子的传播。指名口头表述。互评互议。  提出建议,并尝试用第三人称讲述种子的旅行。写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指名读自己写的。  听故事《种子旅行家》。 视频演示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椰树、椰果图。   大屏幕出示课文,方便学生注意力集中地进行集体交流。  给有关的词句加上横线,引起学生注意。 出示漂浮、漂流。  媒体出示相关的句子:椰果落入大海,便随着海浪作长途旅行,有的旅程可达数千里之遥。         课件:                               重新安家了。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比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更加清晰,色彩鲜艳,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 出示中华槭、菱角、凤仙花、蒺藜图。鲜明地反映了这几种植物种子的特点。              媒体播放儿童故事《种子旅行家》。有趣的童话,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连接专题学习网站,并出示作业题。网络连接了课内与课外,丰富的专题知识、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新颖的视角,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七、板书设计练习3漂浮————漂流————重新安家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39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