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设计_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么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
教学过程:

一、古韵导入
    t: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只要你够认真就一定能收到。(出示矛和盾的金文)
       你们猜猜这倆个会是什么字?——矛和盾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形状很像
(猜不出,出示图片辅助)
展示矛盾的演变过程,师做讲解。(略)
书写矛盾2字。
t: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着老师写。
矛:中间一点容易忘记,这是一个开关,古代中国的矛头是灵活可变的。一撇也很容易忘记,那一撇是矛头下面的流苏,看起来美观(点、撇+红)
盾:一个人的手举着盾牌,后面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目字+红)
t:同学们,想这种根据事物的形状造出来的字叫象形字。象形字是祖传的,但文字也有进口的。如“坦克”,他是根据英语单词tank直接音译过来的。

t:这份礼物喜欢吗?中国是一个礼尚往来的古国,作为回报,请你们读好这三个字词并记住他们,可以吗?——齐读

二、揭题释题

t:这三者直接会有联系吗?有,又会是何种联系呢?

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中找答案吧(出示课题——齐读)

1、   初读

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记住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   字词学习

t:看看这些字词,你能不能读正确?

(出示:矛  雨点般  戳   进攻          盾   左抵右挡  招架  自卫)

t:自己先准备一下吧!注意自己读的时候,声音和节奏可以和别人不一样,这样就可以听清自己的声音了。

s:学生自由读词语,巡视个别指导。

t:教师指名读词语.        s:矛、雨点般、戳、进攻

t:这里有个字特别难读,是个翘舌音,我们一起读准了。

s:戳(chuō)          t:能做个“戳”的动作吗?             s:学生做动作。

t:读另一边的词语。    s:盾、左抵右挡、招架、自卫。     

t:仔细看一看,两边词语的摆列你有什么发现吗?

s;一边是跟“矛”有关,一边是跟“盾”有关。

t:你看,你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描写“矛”的这些词语和描写“盾”的这些词语我们还可以对着读呢!男女生合作一下好不好?女生读“矛”,男生就紧接着读“盾”。我们试一试:

女:矛。      男:盾。

   女:雨点般。  男:左抵右挡。

   女:戳。        男:招架。

   女:进攻。     男:自卫。

t:是啊,通过读词语,我们知道了:矛的长处是……        s:进攻123

t:而盾的长处是……           s:自卫

t:这两种武器的功能完全不同,可是课文却告诉我们要把它们集合在一起。(板书:集合)

同学们,平时,你们什么时候听到有人说“集合”这个词?

s:体育课上的时候需要“集合”。

t:课文中的“集合”和平时所说的“集合”有什么不同呢?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呢?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认真地默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到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说说“集合”意思,行吗?

三、读、学、悟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

t:找到了这样的词语就马上划下来了。同学们边读边划的这个习惯真好,哪个同学能来说说找到了哪个词语或哪一句话能说说“集合”的意思的?

预设:

s:“合二为一”。

t:她找到了“合二为一”,这个词语在第几段?能把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吗?

s:“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板书:合二为一)

t:还有不同的词语吗?再找找。老师提醒大家,这个词儿在课文的最后一段呢!

s:“集于一身”(板书:集于一身)

t:同学们,你们看:把不同事物的长处集于一身、合二为一,其实就是这篇课文当中“集合”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那么发明家是怎么把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合二为一的呢?让我们看一场他和朋友的比赛吧!

t:谁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

s:“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t:你们感觉到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比赛呀?

s:我觉得是一场非常激烈的比赛。

t:你想说什么?

s:是一场很紧张的、很激烈的比赛。

t:哪些词语能够看出这是一场紧张的、激烈的比赛?你说——

s:左抵右挡、雨点般、难以招架……

t: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刺的速度——          s:很快。

t:刺的非常密集,速度很快,所以发明家不得不不断改变盾的位置来保护自己,这就是——        s:左抵右挡。

t:可是这样依然还是——难以招架

t:这场比赛实在是太紧张太激烈了。能不能读好这句话。

s:“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t:这发明家呀,就是从这场比赛之中得到了启发,一步一步思考,最后发明了坦克。同学们赶快找一找,课文的哪几段是写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的。

s:二、三、四。

t:赶快默读二、三、四段,然后请你看看发明家到底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想出了什么解决的办法?然后完成表格。听明白了吗?好,开始吧。

 

发现问题

解决方法

1

 

 

2

 

 

3

 

 

(认识双引号的作用、借助图片理解履带并读准字音)

t:同学们,发明家就是这样发明了坦克。现在老师就想请你们做做发明家,我和你们一起合作来读读课文的2——4段。好吗?

(师生合作读)

   t:发明家和朋友进行一场比赛,就在他难以招架之时,他突然想到——

   s:“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了。”

   t:想到这个办法他高兴极了,可是转念一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123

   s:“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呀?”

   t:这可怎么办呀?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新的办法了——

   s:“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t:读得还不错。同学们,一切发明都源于发现。发明家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发现问题,一次又一次解决问题,最后终于发明了—— “坦克”

 t: 现在谁能用上自己的话,把发明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明坦克的过程说一说呢?

 (学生同桌自由练说)——汇报

……

t:同学们就是像他所说的那样,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威力无比的坦克。这坦克呀,可是在战场上——

s:大显神威(板书)

t:读第五段你们看看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

t: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s:我看见了他们跑来跑去、哇哇直叫。/我看到坦克威武的样子

t:想不想看看坦克威武的样子,我们来观赏一下。

观看视频

t:现在特别想说什么?

(预设)s:坦克太威武了

s:坦克太厉害了

s:太厉害了,肯定能把所有的敌人都打败。

t:是啊,同学们,你看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就发明了如此神威的坦克,多了不起呀!正如课文最后一段说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齐读)

这里的谁指的是?——坦克
还可以指哪些?请举例来说明
物:……

人:特长、智慧、美德(t:还可以指人,这个谁可以是你,是我,是他,想一想,如果可能,你希望将谁的长处集于一身?)

小结:我希望同学们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学会把他人的长处集于一身,那么在学习上,生活中你将永远会是一位佼佼者。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30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