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石头书》]《石头书》第二教时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第五版块——检查预习,体会科学推想的严密、合理【目标a2、c;18分钟】
1.检查预习情况
①指名读第11小节
出示:“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②交流:文章第11小节是勘探队员根据化石得出的科学推断,你认为他的推断有根据吗,为什么?
2.体会科学推想的严密、合理
①边小结边出示:
这是树叶(化石图片)——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化石图片)——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化石图片)——又过了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②再读课文第11小节
③引读——看懂了化石又有什么用呢?
出示: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3.小结(是啊,尽管文章中有许多是作者的推想,但这些推想都是有科学根据的,而且作者表达时非常严密、合理。所以读起来,既引人深思又兴趣盎然。)
第六版块——学习“对话设问、层层推进”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目标b1、c;15分钟】
1.分角色朗读
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来读《石头书》这篇课文,比比谁的读书兴趣盎然?
男生:叔叔;女生:川川和磊磊;老师:旁白
2.小结(略)并出示:
同学们,有人也写了一篇石头书,我也想请你们读一读——
石头书
石头书就是化石。
有些动物和植物,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被埋起来,死后就不会腐烂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就成了化石。
人物根据找到的化石,可以知道古代动植物的情况。
这就成了科学家们研究的石头书。
3.交流:同样是写石头书,你觉得哪一个更适合我们阅读?为什么?
学生读书
预习交流
读中推想
学生齐读
学生交流
读中推想
分角色朗读
读补充材料
学生交流
4.引导:同学们,我们所学的《石头书》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话设问的方法,把要介绍的科学知识层层推进,使我们和文中的川川、磊磊一样“刨”到了很多学问。我们来看,这是川川和磊磊对勘探队员的问话。
出示:
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书?哪里有书哇?
这书上有字吗?
这书上有画吗?
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5.小结:读懂了这些问题,课文里石头书的秘密就了然于胸了。再读——
石头书的外形:“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石头书上的字:“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石头书上的画:“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石头书上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自读问话12
回读课文
第七版块——课堂作业【目标a3、b1;7分钟】
1.练习写话:情境——川川和磊磊回到家以后兴奋地把自己的发现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你试着以他们的口气用对话的方式写一段话。
2.课堂作业本(略)
练写对话
学生作业
 教学反思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205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