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基础目标:

1、正确读写一类二类生字,理解五彩斑斓、脸庞、草甸子的意思,结合画面想象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意思。

2、了解“银灰 血红橘黄 金黄”这些词语的特点,能再说几个。

3、认识总分结构,了解全文按这样的结构介绍了天空、小河、原野的景色,并能熟练背诵全文。

提高性目标:

4、以第四自然段为例,认识总分结构,指导作者怎样围绕中心句写具体,并试着仿写。

5、认识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这样修辞的好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正确读写一类二类生字,理解五彩斑斓、脸庞、草甸子的意思,结合画面想象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意思。

2、认识总分结构,了解全文按这样的结构介绍了天空、小河、原野的景色。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提高性目标:

4、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句子特点,仿写“从———— 开始,————就来了。”

二、课前准备:

课件 学生预习

三、教学过程

(一)完成目标1、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导入课题

2、出示生词,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北大荒 银灰 抖动 波纹 大豆 燃烧 摇铃  山岭 茫茫 映照 顿时 脸庞 一碧如洗 赞美 挺拔 热闹非凡 锦缎 镜子 哗啦啦演唱 几缕 五彩斑斓 橘黄 绛紫 草甸子

(1)五彩斑斓什么意思?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联系第二自然段想想,怎样就是五彩斑斓?生活中你见过五彩斑斓的景色吗?

(2)草甸子是什么?(草地)脸庞(脸蛋)

(3)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大豆摇铃千里金”,大豆怎么会摇铃?铃铛设什么?(豆子)

看图,谁来说说“大豆摇铃千里金”是番什么景象?

3、大声读课文,至少三遍,读通读正确。

4、指名朗读,正音。

5、齐读2、4、5自然段。

(二)完成目标2:认识总分结构,了解全文按这样的结构介绍了天空、小河、原野的景色。

1、课文最后一段说——生齐读

读了这句你有什么疑问?(北大荒的秋天为什么美?美在哪里?)

2、学生默读课文,想想全文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每个景物什么特点?选出一个最能概括他特点的词语,圈出来。

交流

3、教师板书:天空-  ---小河—   —原野

           一碧如洗  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

4、看着老师的板书,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北大荒的秋天为什么美?

(1)北大荒的秋天真美,————————。

(2)————————北大荒的秋天真美!

5、总结:像这样,围绕一句话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描写,就是总分结构。这句话是中心句,其他的就是分述。

(三)完成目标4: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句子特点,仿写“从———— 开始,————就来了。”

1、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学生齐读第一段

2、树叶落地是秋天的特征,所以作者说,引读第一段。

3、秋天还有什么特征?(枫叶变红草儿变黄 风儿变凉  )123

那你能换上一个,把这句改改吗?

学生练说,指名说。

4、现在老师要提高要求了,不说秋天,别的季节呢?

六月,从 ————开始,——的夏天也就来了。

12月,从 ————开始,——的冬天也就来了。

3月,从 ————开始,——的春天也就来了。

选择一个练着说说。

指名说

(四)完成目标1:正确读写一类二类生字

指导书写“荒 燃烧 茫”

师范写

学生描红 完成硬笔习字册。

(五)作业

a:抄写生词2遍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2句,并读读记记。

b:选择2个写话

六月,从 ————开始,——的夏天也就来了。

十二月,从 ————开始,——的冬天也就来了。

三月,从 ————开始,——的春天也就来了。

九月,从————开始,——的秋天也就来了。

教学反思:今天在教学第一课时的时候,注意了当堂的反馈。先是读书,请同桌互相检查,四人小组组长记录成绩,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偷懒,今后要坚持。在学习生字词时,让学生快速记忆,当堂默写。结果在批改时,发现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坚持这样做。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基础目标

1、了解“银灰 血红橘黄 金黄”这些词语的特点,能再说几个。

2、以第四自然段为例,认识总分结构。

3、熟练背诵全文。

提高性目标

4、认识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这样修辞的好处。

二、教学过程

(一)完成目标1:了解“银灰 血红 橘黄金黄”这些词语的特点,能再说几个。

1、北大荒的秋天真美,作者从那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2、天空什么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圈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想想这些词各表示什么颜色?每读完一个词你联想到了什么?

3、交流

(1)一碧如洗的天空什么样?你能描述一下吗?

看图:天空碧蓝碧蓝的,一点杂质也没有,蓝得透明、纯净。这样的天空看着心情怎样?(舒服 畅快)带着这种感觉谁来读读第一句?

指名读(读好“一碧如洗”拉长)

(2)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像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把天空比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联系上文具体说说。

(3)银灰 血红 橘黄 金黄每读完一个词你联想到了什么?(这样描写颜色多形象生动啊!)把这些词送到句子中去,把颜色的美丽表现出来。

学生朗读

指名读(颜色的变化 重音)

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雪白 葱绿 乌黑 茄子紫 橘子黄 )

颜色这样鲜艳、美丽,难怪作者说——“就像——”

(4)这些颜色交织在一起,是番什么景象?学生展开想象说话。

多美啊!带着你的陶醉读读这段。

学生朗读

(二)完成目标4:认识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这样修辞的好处。

:1、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了一个比喻句,就把天空的美丽写生动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这样的比喻句,想一想把什么比成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

2、交流:

将小河比成了蓝绸子、明镜。(表现了小河的清澈、宁静)123

3、感受着小河的特点,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三)完成目标2:以第四自然段为例,认识总分结构。

1、相对小河、天空的宁静,原野就热闹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围绕那句说的,用——画出,围绕这句讲了哪些景物?用圈圈出。然后再读读,想想这样围绕一句话选择景物描写好在哪里?

2、交流

小结:像这样全段都围绕这一句展开描述的句子叫——中心句,这样围绕一句话展开描述的段落结构叫——总分,这样描写能够把一个特点表述的具体生动。

3、学生朗读体会这种结构特点(男生读中心句,一生读大豆,一生读高粱,一生读榛树叶子)

4、这段中哪些地方能够反映“热闹非凡”?在这些语句的下边画上浪线。

学生自学

交流讨论

“哗啦啦的笑声 乐呵呵的演唱  榛树叶子把人们的心都燃烧起来了。”

大豆高粱真的会唱歌、欢笑吗?这是把大豆、高粱当做人来写啦,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

再读读这几个句子,比较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5、试着背背这段。

   指名读  齐读

(四)不仅是原野,在这里的——引读第五自然段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板书:天空  一碧如洗    比喻

  小河   清澈见底

   原野  热闹非凡      拟人

 喜爱秋天
作业:
a类:背诵全文
     完成补充习题
b类:仿造总分语段写一段话
     1、大街上真热闹
     2、上课同学们真认真

教学反思:  
本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这节课重点结合这三段进行教学,力争让学生有所得。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时天空,我紧紧抓住描写颜色的词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的特点,让他们自己也来说一说类似的词,学生说了很多,然后让他们记在书上,同桌再来互相说一说,最少说四个。这样做想力争让孩子记住这些表示颜色的词。最后点拨,写作文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比如颜色。 
第四自然段,是总分的段落。从课堂上看,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尽管分句朗读了,理解了,告知了,但是学生在做补充习题时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错误。抽象的东西还是要根据实际的语境进行强调。  
每节课争取让学生有所得,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72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