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苏教版教案及板书】拉萨的天空(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天空”一词(蓝色),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2、总结引出课题:看来孩子们搜集了很多描写天空的词、句。老师也搜集了一句描写天空的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这里讲的是哪儿的天空呢?拉萨的天空怎样呢?为什么那儿的天空会将你的视线紧紧地吸引呢?我们今天接着学习第七课。(齐读课题)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到底有多美呢?他能把人们的视线紧紧地吸引,让女孩子告诉我们。女生读第一段。男生找出里边写天空美的词语。
   2、指名说。
   3、结合p38页图,理解湛蓝,透亮。
   4、想一想蓝宝石有多美,这湛蓝的天就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谁能把好像换一个说法?(犹如,仿佛,宛如)
   5、孩子们找到的词让我的确觉得拉萨的天空很美,那要怎样让大家感受到呢?(试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三、精读第二段。
   1、那里的天空除了湛蓝、透亮,还怎样呢?听于老师告诉大家,说说你认为拉萨天空怎么样?
   2、指名说。相机:
    (1)比较,映衬,对照。一个是*近“陪衬”,一个是“相对”“比较”,明白作者用词准确性。结合37页图画来说。
    (2)理解“掬”的意思。
   3、嗯!拉萨的天空真是太神奇,太漂亮了,能用你们的声音再让我去感受一下吗?二组读,其他同学看图、想像,你就站在这里欣赏美景,你会说什么?
  四、第三段一代而过
    难怪小朋友发出了这么多的赞叹,因为:引读第三段。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吗?找其中一个词来说说?“神往”。
  五、第四段
   1、他还有什么妙用呢?自读4段。(1)指名说,抓蓝晶晶,“不管……总是……”
   2、看p36页图,生自试,遮住蓝天与不遮的区别。明白蓝天的妙用。看谁把天空的妙用读得更好。指名读,学读。
  六、第五段
   1、拉萨的天空除了让布达拉宫变得更加在雄伟、壮丽,还让整个拉萨都变得更美了。男生读5段,为什么这么说?
   2、拉萨的天空还让更多拉萨的事物增色不少,有了拉萨天空的陪衬,拉萨变得更美了,让我们记住这拉萨别致的美、神奇的美。齐读。
  七、总结:
    拉萨的天空真是神奇无比,有机会希望小朋友亲自去感受一下,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如果你去观赏了之后,一定要把你的感受告诉我,好吗?

  板书设计
                  湛蓝、透亮
          7、拉萨的天空  纯净、明洁
                  蓝晶晶

  课后小结:
   1、本堂课抓住词语来展开教学,如:让学生看着“天空”说想到的词句,并抓住第三自然段来质疑,让学生来读课文。
   2、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文中的插图,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如:“湛蓝、纯净、明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掬”。123456
   3、抓住“映衬”和“对照”的比较来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1] [2] [3] [4] [5]  下一页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3.品读语言,感受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美
   1.揭示课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揭示课题后,可问学生: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让学生简单说说。
   2.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2)认读生字新词。
      拼音去掉,用开火车领读的方式,读生字新词(相机引导学生要读出感情来)。
      你们能为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吗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3.交流反馈。
    (1)指名朗读课文。
    (2)交流读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弄明白拉萨天空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
   4.写字指导。
     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漂亮?
    (1)交流汇报。(教师可抓住一些比较难写的字进行范写,如“忍”“帘”等字。)
    (2)练习临写。(此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营造写字的氛围,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二、精读课文,体会美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 (2)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什么?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
   2.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
    (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
   (2)同桌交流。
   (3)让学生从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朗读,读出感情。
   3.精读第五自然段。
     先看图,再读文,图文结合体会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
   4.让学生说说自己精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诵读课文,传达美
   1.创设情境,并自主诵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介绍一下,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绍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
   2.模拟情境,尝试介绍。(让部分学生扮演游人)
  四、开设作业“超市”,自主选择练习
   1.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3.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4.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上一页  [1] 123456[2] [3] [4] [5]  下一页

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本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学习目标
  1、在音乐、图片的帮助下,初读课文,感知美,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2、学生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语文做铺垫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谈话: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
  那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找个地方吧!来找西藏自治区~~~再找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2、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课件出示:拉萨简介,以及一些拉萨的图片)
  出示图片时,师述:瞧,这是著名的八廓街,它是藏族传统的转经之路。这是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规模宏大。纳米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4718米。哲蚌寺,西藏最大的寺庙。罗布林卡俗称拉萨的颐和园,在拉萨的西郊。藏王陵位于拉萨市东南,方圆达3公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后一幅是布达拉宫,它是西藏最宝贵的宗教和文化宝库,它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仰望拉萨与别处不同的天空。揭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
  3、那么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神游拉萨,去领略它与众不同的天空。范读课文。
  4、谁能说说拉萨的天空怎么与众不同呢?出示填空:()的天空
  三、精读课文,体会美
  (一)学习第1段。
  1、书上是怎样写拉萨的天空的?(出示句子: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齐读句子
  2、“湛蓝”是什么意思?(深蓝)那“透亮”是什么意思呢?“蓝宝石”是怎样的?
  3、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那该多透亮、多湛蓝啊!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4、瞧,(图片)天空多么湛蓝,多么透亮啊!大家一起将想象到的、感受到的景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齐读这句话。
  过渡:拉萨的天空除了湛蓝、透亮外,还纯净、明洁呢。
  (二)学习第2段
  1、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找哪个句子写了天空的纯净、明洁?
  2、(出示句子: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指名读。
  3、“纯净、明洁”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读出天空的纯净、明洁吗?
  4、大家看,白云和草地映衬对照下的天空显得更加“纯净”与“明洁”,天空蓝得通透、无暇,加上“白、绿”色的映照,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的天空为拉萨增添了无限的美。齐读句子
  5、大家再找找还有哪个句子写得非常妙,写出了天空非常的纯净?(出示句子: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123456
  6、“掬”是什么意思?现在蓝天就在眼前,你想不想掬一捧蓝天来洗洗你的脸呢?
  大家一起来,闭上眼睛,蓝天就在眼前,掬一捧蓝天来洗洗你的脸吧!(生做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7、天空多么湛蓝啊,多么迷人啊,离我们这么近,课文还有哪个句子也能体会出人和天是如此的亲近?(出示句子: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仿佛所有的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自己离蓝天很近,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女生读。
  8、拉萨的天空蓝得这么美,这么纯净,来大家一起读课文第二节,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三)学习第3段
  过渡:拉萨的天空又湛蓝,又透亮,又纯净,又明洁,美得无法形容,面对这么湛蓝的天空,这么神秘的天空,你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第三节)谁能读出你的所思所想?指名读,男生读
  (四)学习第4段
  过渡: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同时,布达拉宫也带着神秘得色彩向大家走来了。
  (1)出示课件:(布达拉宫)
  (2)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读一读第四段
  (3)望着蓝蓝的天空和蓝天下碧绿的草地,面对雄伟的布达拉宫,你想说些什么呢?
  (4)那我们一起来用朗读告诉拉萨吧,齐读第4节。
  过渡:这样美的拉萨天空作者也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汇成了一句话请看第五段。
  (五)学习第五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第五自然段。学着用比喻句。
  (1)那句话你感觉写的最奇妙?(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句子)
  (2)窗帘是在什么地方用的?(房间里)
  (3)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窗帘?什么是建筑物呢?(拉萨这座城市是精美的建筑物)
  (4)找找文中还有哪句也是这样的句子?
  (5)想想看,蓝天还像什么呢?请你学着这样子,说说句子吧!
  小朋友们说得真棒!你看,我们也能写出美妙的句子,只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你就能做到。
  四、诵读课文,传达美
  多么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朗读全文,整体回味拉萨的美景。
  五、朗诵诗歌《在拉萨湛蓝的天空下》
  拉萨的天空确实很美,蓝得让人神往,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也吸引了许多的文人,老师想给他们介绍一首诗,题目是《在拉萨湛蓝的天空下》,师朗诵诗歌。
  六、作业
  美丽的拉萨让人神往,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在班中进行展示交流。并把自己想象中的拉萨写在日记本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123456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
  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
  (1)去掉拼音,读准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3)读准新词,并再回到文中,读懂新词。
  (4)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先练读课文,再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初步感知课文。
  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丶”的样子,摆好“丶”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戋”中的斜钓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入种字的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对拉萨的无限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二、精读感悟。
   1、轻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⑴拉萨的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
    ⑵品读比喻句。
     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体会到什么?
    ⑶怎样读好这句话?
    ⑷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仰望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2、自读二至四自然段,用笔勾画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
    ⑴小组交流,并读一读。
    ⑵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⑶全班交流品味,学生读句,谈体会。
    ⑷图片展示
   3、齐读第五自然段。
    准确、形象的比喻,点明了拉萨天空的美,表达了对拉萨的热爱。
  三、品读模拟,拓展眼界。
   1、齐读课文,让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再次走进拉萨,欣赏拉萨的蓝天。
   2、模拟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拉萨当地的导游,今天你要接待一批游客,请你着重带领大家欣赏拉萨的蓝天,并有机地介绍有关拉萨的其他内容。
  四、指导背诵。
   1、可提供关键词语,理清层次,逐步背诵。
   2、可借助各种拉萨天空的图片资料,以境助诵。

  板书设计:
               7、拉萨的天空
                湛蓝  纯净
                圣 地 的 窗 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123456
 
  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语文做铺垫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青藏高原——点击拉萨。
   2.走进拉萨(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
   3.学生自我介绍课外积累的相关材料。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
   1.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2.充分朗读,让学生自己参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读到正确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词,教师不教,先让学生认读,对读错的及时进行指导。
   3.学生完成板书填空:
     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湛蓝的、蓝色、蓝晶晶)
   4.课件出示:湛蓝、蓝色的色板。你看见过这样色彩的天空吗?
  三、品读课文,各抒己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争取读好。读完后,想想这段的意思。
   2.先读读下列这些句子,然后来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样的?”)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净”、“明洁”的意思)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请你想想一下,当时,作者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3.学生交流对拉萨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令人神往的……)
   4.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四、观景回味,课后延伸
   1.看拉萨的纪录片(片断),观景回味。
    (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吗?)
   2.课后要求搜集有关拉萨的图片、文字介绍,做一张介绍拉萨得手抄报

上一页  [1] [2] [3] [4] [5]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58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