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阅读理解|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国标本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1-0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第5课《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情感目标: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技能目标;能从网上查阅关于北大荒的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powerpiont电子幻灯片。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等词语。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光从字面上很难感受到那种“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景象,帮助他们从网上搜集资料,结合图片或录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把自己的自豪感融入朗读之中。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网络、录像、powerpiont电子幻灯。
  教学准备:
   1、有关北大荒秋天的录像。
   2、备查网址。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1、欣赏《北大荒》歌曲。
   2、听过此歌吗?想去北大荒秋游吗?
   3、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北大荒秋游,领略一下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
  二、明确目标,自学课文。
   1、明确目标:在网上查找一些有关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边读边思考:北大荒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
   2、边读边找边看边思。
  三、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一)简介北大荒。
   1、过渡:刚才同学们上网尽情地去北大荒秋游了一番。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播放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图片和丰收景象的图片,教师加以文字简介。
  (二)感知文中景,感受文中情。
   1、你最喜欢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还是丰收景象?自己先读读,再读给4人小组的同学听,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给他评议评议。
   2、生读后交流,教学2-5节。
   (1)自然风光包括天空、小河、原野。请学生畅谈观赏到自然风光后的感受。
     a、多媒体出示天空的美景和北大荒秋天天空的文字资料,体会文章的用词优美。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丽。
     b、过渡: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好美呀!那里的小河也挺不错的。
       借助多媒体,边欣赏小河的美丽,边朗读第3自然段。
       启发学生想象:家乡的小河,给你留下了什么?能说说吗?
     c、过渡:北大荒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那么北大荒秋天的原野景色又怎样呢?
       网上搜索,带大家去原野看看。
       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学生找到的图片重点理解:热闹非凡、哗啦啦的笑声、黑红黑红的脸庞、燃烧。这里,采用拟人手法,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快乐,是丰收给北大荒人带来了喜悦。
       图文对照,把热闹、喜悦的景象读出来。(齐读第4自然段)
   (2)通过写天空、小河、原野,表现了秋天的北大荒景色优美,那么,北大荒的物产丰富表现在哪里呢?12345
     a、图片欣赏: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
     b、学习播音,把秋天的北大荒丰富的物产一一介绍。
     c、明确“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意思。
  (三)尝试创作,自制电子作品
   1、总结;一天的北大荒秋游结束了,你最想说什么?(北大荒那么可爱迷人、美丽富饶,是北大荒建设者们的功劳。)
   2、观看录象《北大荒》,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3、媒体制作: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查得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一张北大荒秋天的幻灯片,力求图文并茂,以便向家人、朋友介绍北大荒的秋天。
  四、教师辅导学生完成电子作业。
   1、根据学生查找得到的图片、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powerpiont电子幻灯制作。
   2、用windows98“画图”窗口画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幅北大荒图片。
  多元评价: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化难为易,高效学习。
    1、要领会语言文字的美,必须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的情境之中,通过视听教材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体验文字的美。课文中让学生紧扣“一碧如洗”想象天空的净美,通过“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漾起”感受北大荒的小河是多么的“清澈见底”,从而明确小河的清美。
    2、理解“热闹非凡”时,结合图片。
      出示北大荒秋天的原野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从哪几个方面可看出“热闹非凡”的情景,体会出秋天气氛的热烈、人们情绪的高涨。
    3、教学中,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精读了课文,应该让学生活记乐背。利用查得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一张电子幻灯片,力求图文并茂,向人们介绍北大荒秋天的美丽富饶。
      师生合作电子幻灯作品展示。

  教学流程图
                  
 
[1] [2] [3]  下一页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4: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三: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法、引读法、音乐陶冶等。
  四:教时: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是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
  (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
  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2. 初读课文。
  (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
  (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12345
  3. 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
  4.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9月,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
  (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内容。
  (2)出示灯片:指导观察看图说说,课文那些语句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板书)
  (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1》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
  《2》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
  《3》(看灯片)这样美的景色,课文怎样用文字来描述的?指名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比喻)把------比作了-------。
  (4)现在我们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语句,小声跟配乐录音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达出来。
  5.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有时什么样儿呢?(小河)
  (1)听老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
  (2)第1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
  (板书:清澈见底)查字典理解“澈”。
  (3)印示灯片,指导看图后提问:为什么把他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话。
  (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指名读——
  (5)男女生分读后齐读本自然段。
  6.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1)自由轻声读课文,动笔画出有那些景物,有几句话。
  (2)齐读第一句:什么地方热闹非凡?(板书)
  这句话具体吗?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
  (3)学习第二、三句内容。
  《1》投影片覆盖出豆荚图片:课文文中是怎样描写豆荚的?指名读——
  大豆真的会笑吗?齐读本句。
  《2》覆盖出高粱图片:“黑红”的高粱说明他们怎么样了?高粱会演唱吗?为什么这样写?指名读,齐读。
  《3》火红的榛树叶子出现在哪儿?红的怎样?读——
  《4》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儿的人们把过去荒芜的草地开辟成了丰收的良田。北大荒人有更大的决心,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
  (4)齐读本自然段。你们读了以后,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样?(板书:热闹非凡)作者怎样把他写具体?(指名读)
  《1》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
  《2》齐读概括句,男、女生分读具体描写的句子(交换读)。
  (5)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请在课后用你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秋天。
  7. 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8. 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词语。
  (2)分析字型,指导描红。
  荒:上中下结构,“亡”不能带点,与“流”比较区别。
  紫:上中下结构,与“紧”比较区别。
  (3)作业:按笔顺在习字车上描红。
  9. 课外作业。
  片段练习:家乡的秋天真美呀!
  板书:
           天空 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 清澈见底  美
           原野 热闹非凡12345

  反思:
  简介北大荒后,让学生带着“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这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使学生边读边思考,从整体上感知文中的景,感受文中的情。学习2-4自然段时,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从而体会北大荒秋天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之美。指导背诵时,一边背,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这样不仅背的快,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
     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
     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
    自由读。
    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
    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四、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组词: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岭()纹()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提问
  二、讲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
    指名读第二句。12345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
    "五彩斑斓"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练习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填空:
    小河(),如同(),静静地躺在()。一全小鱼()游过去,()水面上顿时漾起了( ).
    理解"清澈"。
    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指名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
    指名回答。(原野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
    那几句具体写"热闹非凡" ?
    " 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
    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
    练习朗读,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 "沉甸甸"
    练读第5自然段。
    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厚。
   5、齐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照样子,写词语。
   4.背诵全文。

上一页  [1] [2] [3]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53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