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的故事_18《狼和鹿》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提”和“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不仅要关爱、救助动物,有时,也要遵从自然之道,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律,要懂得怎样做才能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
出示狼、鹿和人的图片看着这三张图片,你会想到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那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呢?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板书:狼和鹿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文,解决生字。
2、采用开火车读词语等各种游戏来认字读词语。
3、师生共同合作理解不懂的词语。
三、理解课文
1、字词我们都认识了,也理解了,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
2、指定小组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读完互评。
3、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狼、鹿、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5、在文中有“自由王国”“功臣”“罪魁祸首”三个词语,它们是什么意思呀?
6、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对它们三个词都加了引号,联系课文,再说说你们的理解好吗?
7、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之后班内交流。
8、还有读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通过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9、带着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再来品读一下这篇课文吧。
四、材料拓展
1、老师这里还有一份另人思考的材料,想听吗?但听完了,可是要谈谈自己的想法呀!师读材料。
2、结合课文“狼和鹿”和刚才的材料,你们有什么启示?谈一谈吧。学生自由谈感受。
3、小结: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些好书,你会知道的更多,懂得的更多,更多的去了解大自然。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人们肆意杀鹿,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诵读,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出示鹿的图片)这是鹿,能说说鹿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它的天敌是什么动物呢?
(出示狼的图片)说起狼,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是啊,在人们心目中狼是不折不扣的大坏蛋,鹿则给人美好的感觉,可在今天的故事中,狼变成了森林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坏森林的大坏蛋,这是为什么呢?
3.请听我讲讲这个故事。(多媒体演示画面,师配乐讲故事。)
(二)揭示课题。
刚才老师讲的就是第30课狼和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精读课文。
1、请大家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读书的感受。(学生大声读,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12
2、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当地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的捕杀狼,但是不是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鹿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再去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出示:狼被捕杀前,()的鹿在林间()。
你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填一填吗?指名交流。
4、这美好的情景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5、由于狼的贪婪凶残,为了保护鹿群,为了保护这片美好的森林,人们向狼开枪了,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狼被捕杀后,鹿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狼被捕杀后,()的鹿在林间()。
还是这道题,这时该怎样填呢?你为什么这样填呢?
6、真想不到,捕杀了狼以后,竟会造成严重的饥荒和疾病的流行,转眼间,森林被破坏的一塌糊涂,真令人痛惜啊!该怎么读呢?选择表现这一情景的句子,练一练。(学生练习,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7、善良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好心居然办了坏事,鹿的急剧变化,也给森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轻声读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原本美丽的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学生边读边画)
8、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交流。
出示: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吗?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出示绿森林的图片:想象一下葱绿森林里是什么样的情景,指名交流。
这样的森林应该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出示黄森林的图片:枯黄的森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指名想象交流。
你能读出它的荒凉与萧条吗?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男女生分组读。
9、同一座森林啊,100年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出示:(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分组讨论交流。你怎么理解狼是“功臣”,鹿是“大坏蛋”的?
指名交流:①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②“大坏蛋”是什么意思?鹿为什么变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四)由事明理。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黄森林变成绿森林呢?(学生讨论交流)板书:保持生态平衡
2、总结明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论他们是朋友或是敌人,我们都不能破坏这种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不光要保护鹿,还应该保护所有生物。目前,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森林资源被毁,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
3、多媒体演示各种事例。
(五)课后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注意生态平衡的事情。课后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相互讨论。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还强调重视朗读感悟,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加语感、陶冶情操起着其他任何认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弄清狼和鹿的关系,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从而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留意观察,自觉做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讨论、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39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