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文本的感悟,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教学重点: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领悟谁是“功臣”,谁是“祸首”。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8课(指板书:狼和鹿),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字词,读通了课文,还记得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两句话,谁来读这两句话。
课件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毁灭自己的“祸首”。
1、指名读。
2、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机板书:功臣   祸首
3、到底谁是“祸首”? 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疑问再次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
二、品读感悟,恨狼之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完之后,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
课件展示: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图片
3、眼前的这幅画面,你还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这片森林吗?
4、小动物们在这片森林里生活的怎么样?
5、狼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动物?
6、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贪婪而凶残的狼正在对鹿下毒手。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过渡:真是太残忍了。狼对人们喜爱的鹿下毒手,进行暗算,人们会说些什么呢?当地居民又是怎么做的?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
2、师引读:同学们,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他们组成了……大森林的宁静。)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在青烟袅袅的……倒在血泊中。)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凯巴伯森林的枪声……杀掉六千多只。)
3、这段话中列了哪些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知道了什么?
4、齐读数据。
5、小结:是啊,有组织,速度快,时间长,杀的数量之多,简直就可以称之为——(斩尽杀绝)
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居民对鹿的爱之深,对狼的恨之切给读出来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时候,狼被除了,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会说什么呢?
三、对比感悟,狼鹿关系
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鹿群变化的对比
1、鹿的天敌被人们杀了,这下可好了,多轻松自由呀!森林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片森林里生活得怎么样?还要提防狼吗?还要担心狼对他们下毒手吗?正因为这样的自由,所以最后鹿的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2、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课件展示密密麻麻的鹿)
3、想想狼被杀之前是多少只鹿?鹿群竟然从四千只增长到十万只,这数字实在是太——(可怕了)。
4、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多少只?其他鹿到哪去了?
5、死了多少只?(用竖式板书100000—8000=92000)
6、面对这一组悬殊的数字,你想问什么?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①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鹿为什么会相继死去?②同桌交流讨论。
交流:鹿死去的第一个原因?(饥饿)你从课文的哪儿看出来的。123
课件出示: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枯黄在蔓延。
1、十万只鹿,一个凯巴伯森林怎么够吃呢?鲜嫩的草地早已成了光地,饥饿的鹿群只能吃带刺的灌木,灌木吃光了它们就吃——()
2、就连难以下咽的树皮也吃光了,一切能吃的都吃光了,可是你还能听到无数的小鹿对妈妈可怜的哀鸣——( ),无数的小鹿在哀鸣——( )。
3、真是可怜的小鹿!可是鹿妈妈望着光秃秃的森林,只能深深地叹息,无奈地摇头。
交流: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病死)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吗?
课件出示: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1、生齐读。
2、为什么狼被捕杀之前,疾病没有在鹿群中游荡蔓延呢?
3、原来森林里的四千只鹿是什么样的?现在这八千只病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4、生再读。读出鹿的惨状。
5、同学们,这八千只病鹿,怎能不回忆昔日与狼共处的生活呢?
(二)森林状态的对比
1、凯巴伯森林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课件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1)这个句子里面有一对反义词,哪一组?
(2)一年过去了,绿色在——,枯黄在——。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整个森林——,……。
(3)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
2、图片对比(课件出示)
(1)看着由葱绿变得——(枯黄)由生机勃勃变得——(死气沉沉)的森林,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这是多么地让人失望、难过、痛心呀!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悟读读这段话。
3、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从“可是”开始)。
4、对比读
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应该读出森林的生机勃勃。
女生读第三自然段(从“可是”开始)。应该读出森林的死气沉沉。
过渡:眼看鹿一只跟着一只地死去,葱绿的森林变成了一片枯黄,人们揪着心在痛,同学们,你们想,当地居民这时候又会说什么?
学习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毁灭自己地“祸首”。
1、齐读。
2、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谁是功臣?谁是祸首?并且用“因为……所以……”来回答。(相机板书:人类)
三、拓展延伸,感悟道理
(1)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它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就像课文中说的狼要吃鹿,鹿要吃树一样,那么,狼和鹿它就像一架天平,这个平衡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平衡。板书:生态平衡。
生齐读(生态平衡)。
(2)如果你是当地政府,面对惨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小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破坏生态平衡,那是人类在自掘坟墓,如果我们无视自然,人类就会自己走向灭亡,为了人类能永久居住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吧!正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课件出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我们不光要把这句话读到心里,还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优秀的环保小卫士。
板书:
18   狼  和  鹿123
功臣      祸首
        (人类)
    生态平衡

教学反思:
尊重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平衡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种类(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品读感悟。
在本课教学时,我采用了多种阅读方式,有默读、引读、指名读、齐读、对比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类恨狼之切,感悟鹿群前后的变化,感悟森林状态的前后变化,从而体会到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二、巧用对比
在本课教学时,我还充分利用鲜明的对比——鹿群前后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前后变化的对比、数据的对比以及图片的对比让学生去感悟破坏生态平衡所带来的恶果。
三、角色转换
在本课教学时,我还让学生多次担任当地居民的角色,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反思,从中感悟到人类确实是好心办了坏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让学生明白尊重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平衡是多么的重要。
    一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不但明白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如何改善凯巴伯森林的现状,让在座的听课老师赞不绝口。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38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