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课文|21放飞蜻蜓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1放飞蜻蜓

 

表格式教案,请往下看:

 

 

 

 

 

时间 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内容21放飞蜻蜓   教学重点引导引导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陶得知如何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启发孩子们放飞蜻蜓的。教学难点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陶衡”等4个字,会写“蜻蜓塘”等9个字,学习“七嘴八舌”等词语。能力目标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3、引导学生懂得保护有益动物。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因题设疑。启发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  读中勾划生字3、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2、读后你有什么想法?四、再读课文,粗知词意1、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利用工具书,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也要求教同学。 1齐读课题。 2、(各抒己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边读边勾划生字 3、自学生字1、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3、指名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教师学生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  结合课题,提醒学生注意“蜻蜓”两个字的结构。2、  启发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3、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反复朗读引导体会。1、        围绕“陶行知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这一问题,找出五处描写陶行知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深入体会 。2、每次陶行知说完话后,孩子们有什么表现?从孩子们的反应进一步衬托出陶行知的平易近人、对孩子们的关爱。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汇报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简单的,请同学自己解决,   二、   体会下面的句子:1、        重点体会: l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一个名叫翠贞的小女孩的头说:“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l          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2、        说说蜻蜓各部分的特点及功能。3、讨论陶先生讲这些的目的。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学教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学生的活动及学法设计意图三、   继续说感受。1、  说飞了蜻蜓孩子们什么心情?读出这种感觉。2、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自己组织语言回答问题,也可以和小组商议并交流结果。分角色读一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的不同语气和心情。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21放飞蜻蜓陶行知:中国著名教育家        散步----- 看见孩子们捉蜻蜓        讲蜻蜓的结构、特点、功能        商量说:“放了它,好不好?”    教学后记 教学中我通过启发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句子重点指导。并围绕“陶行知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这一问题,找出五处描写陶行知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深入体会 。使学生逐步理解陶行知的平易近人和对孩子们的关爱。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13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