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课文_20、放飞蜻蜓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4、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渗透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
    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1、谈话引入课题,学习“蜻蜓”:
    板书:蜻蜓
    学习“蜻蜓”:(1)提问:认识这两个字吗?读一读。
    (2)都是什么偏旁?怎样记?
    (3)提示:易错处:“蜓”右边不是“延”
    对于蜻蜓,你都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板书:放飞。
    齐读课题:放飞蜻蜓。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
    4、板书:捉放?
    一.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用以往的学习方式认识课文中的字,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3、初步回答质疑:我们捉蜻蜓我们放蜻蜓陶行知讲蜻蜓
    4、板书:讲
    5、浏览课文:哪几节讲的是捉蜻蜓?哪几节讲的是放蜻蜓?哪几节讲的是讲蜻蜓?
    6、自愿选择分别读三部分,再次熟悉课文,熟悉生字,纠正读音,统一认识。
    7、小结: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写的。
    8、导入:看来小朋友放飞蜻蜓是因为陶行知跟他们谈论了蜻蜓。那么他都谈了
    关于蜻蜓的哪些知识呢?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
    二、感悟课文“讲蜻蜓”部分(2——10自然段),了解有关蜻蜓的知识。
    1、学生自由读2——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讲述关于蜻蜓知识的语句。
    2、指名读,小组交流,大家议。同时课件演示蜻蜓的构造及特点。激发情趣再
    读再读。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动笔,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在学生123
    充分自由品读的基础上合作互动学习。]
    3、总结概括:我们都了解了蜻蜓的哪些知识?用“我知道了……,还知道了……”
    的句式练习说话。
    [发展学生的语言要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三、布置作业,拓展学习: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蜻蜓的知识?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回家收集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字词,回顾课文
    1、读生字卡片及词语。
    2、指名分角色读课文。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板书:捉放讲
    二、交流资料
    1、小组交流:
    2、语言训练:能说一句话来说说你对蜻蜓的感受吗?
    如:我喜欢蜻蜓。
    蜻蜓是我们的朋友。
    蜻蜓很美丽。
    [再次进行语言训练,激发学习情感。]
    三、研读课文,感悟人物。
    1、同学们,如果你捉到一只蜻蜓心情会怎样?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小朋友
    捉蜻蜓?
    2、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3、可是他们却把蜻蜓放了,什么心情?读第三段(11自然段)
    (1)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
    (2)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4、引导思考: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却迫不及
    待地要把蜻蜓“放飞”了?(在“放飞”下加重点号)。
    此时你对陶行知先生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探讨一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5、研读二、三段
    (1)分角色读第二、三段,想一想:
    陶行知先生是怎样跟孩子们谈蜻蜓的?
    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
    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2)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
    重点探究:
    a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
    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b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
    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123
    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
    c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
    (学生读议)
    6、练习分角色朗读。
    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
    指名演读,集体评议
    7、启发小结:你觉得陶行知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指导写字(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自学。
    3、汇报学会的字。交流。
    4、教师示范指导写:“蜓”、“衡”。抓住结构特点进行提示。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查阅有关陶行知先生资料。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13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