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作家的小老师】10、大作家的小老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而又生动的语言文字,感悟世界文豪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读通。
1、揭题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2、质疑:大作家是谁?小老师又是谁?为什么大作家还有个小老师呢?
3、学生带着问题去试读课文,并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准、读通
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几个学生分男女比赛读课文。教师及时纠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当学生对文章充满好奇与不解,一种迫切想解决疑问的内驱力推动学生积极走进文本。
正、指导。
二、指导读懂
1、学生自学课文,看看有哪些词语和句子不理解。
2、说说有哪些词句不理解,借助工具书或相关的语言环境来理解。
3、反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4、讨论学生提出的不明白的问题。
5、提问:
(1)肖伯纳听了什么话后“为之一震”?他为什么会“为之一震”?从这“为之一震”中你体会出什么?
(2)揭示课题时产生的问题懂了没有
三、指导读好
1、自由,边读边想,两人对话的有趣场面,感受肖伯纳先是自负而后自责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的胸怀。
2、朗读自己的喜欢的部分。
富有情趣的对话,很容易调动学生读书的欲望,在学生反复、多种形式的阅读中,学生逐步体会到萧伯纳变化是其谦逊自律的表现。然后讨论,主要是想想看在生活中除了老师和长辈之外,有没有比你小的人教给你一点道理,进行交流。当学生跃跃欲试时,我却只找了少数几个人发言,其他学生越着急,我越不让讲,当下课后再让学生把它写下来。进行全班交流。
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本课练习。
教学重难点:体会萧伯纳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告诉  作家   自夸   惊喜
访问  孩子   预料   感触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完成练习。
1、从课后习题4中的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2、引导学生体会出当时萧伯纳的骄傲、自夸和小姑娘的天真、不卑不亢。
3、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萧伯纳说:“她是我的老师”这句话的理解。
(1)萧伯纳是个什么样的人,需要从语言文字中去体悟,当学生通过想象读、分角色读等后逐步加深。《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讲的是萧伯纳一位大文豪从苏联小姑娘娜塔莎身上受到的教育:人要永远谦虚。在教这一课时注重了教材的扩展,我认为较好了阐释了用教材教,落实了课标的基本理念:语文是生活的语文;也是人性化的语文;王崧舟老师也指出这一点。做到了这一点,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学得轻松的,掌握的更牢。 12
小组内讨论。
(2)指名说,全班讨论。
三、完成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纳()  诉()  预()
   内()  折()  予()
   料()  联()  震()
   科()  连()  霞()
2、抄写课后练习3中的词语。
3、读课后补充阅读,说说你对萧伯纳的认识。
20、大作家的小老师△
肖伯纳→大作家
  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小姑娘→娜塔莎

教后反思:
对文本中两个人物:萧伯纳、娜塔莎形象的认识并不难,只是对于最后一段萧伯纳的感触,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去理解,结果仍不是很理想,但从三年级孩子的知识水平看,这样的理解不可太高。“大”是修饰“作家”一词的,且此“大”跟年龄大小无关,只是在强调此作家非一般作家,从文本中可领略其“大”的含义。从文中即可读懂“大”的所指,开篇“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中段“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等。如果仅限于此,那我们还不算理解文本真正意义的“大”。我想之所以称之为“大”作家,更应有过人之处,那就是萧伯纳能从小女孩身上得到启迪,不以自己的行为而耻,而是敢于自责,积极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应该坚信,萧伯纳正是具有了这样不断反思、敢于拜小姑娘为师的品质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大“作家。故我曰:其“大”真大。
另外,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可以说对孩子是终身受益的,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潜在的哲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0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