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格式】信 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信》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述说了信是人世间一种能使人心与心贴近、情感与情感交融的最佳方式。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温馨的情感和语言的音韵美,给人绵绵的温暖和无尽的关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信”中所传递出的美好情感。
3. 正确认读本课的十六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了解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重难点分析: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的内容。
2. 理解为什么说“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封信。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认识“信” 。

(一)教师出示信封,谈话:老师手中拿着的是什么呢?你收到过信吗?当时心情怎样?

(二)教师讲解:信就是用来互相交流想法、互相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引导:老师认识了一位作者,他学会了写信,心情特别激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写信的?他都替谁写信呢?

二、初读诗歌,感知“信”。

课件出示诗歌。

   (一)学生朗读诗歌,纠正字音,并将生字词挑选出来认读。课件出示“读一读”

(二)教师引导体会:作者用什么写信的呢?你觉得哪句话最重要?写信为什么要用心?(用心就是用心想,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三、理解诗歌,感悟信。

   (一)教师引导学生默读第2-4小节,边读边思考:我替谁给谁写信,这些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两节信,认真读读,想象一下信里都写了些什么?体会着信里的感情读一读。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出示课件

   (二)根据第二小节填空。出示课件

“我”替_____给_______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小鸟给妈妈写信,信中说:“夕阳西下,天已近黄昏,妈妈,妈妈,快回家吧。您在外奔波一天了,您累了吗?是飞不动了吗?为什么还没回来,快回来吧!没您在我们身边,我们很害怕。”

小鸟爱妈妈,就如我关心我的妈妈一样,希望妈妈能平安、健康。

要读出对妈妈的关爱之情。

(三)根据第三小节,课件出示画面。
  教师提问:花朵为什么要蜜蜂快来采蜜?

交流小结:它们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团结一心酿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们人类。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贴得紧紧的。

指导感情朗读。

(四)根据第四小节,课件出示填空

123

“我”替_____给_______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_____给_______写信,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信中所写内容,指导朗读。

教师点拨:这个世界充满了友爱。有时,你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课件出示   

四、拓展诗歌,丰富信。

课件出示,想象补充:

替春姑娘给种子写,

替小草给太阳写,

替课桌椅给小朋友写,

……

第二课时

一、结合实际,学写信。

(一)朗读诗歌第1-4小节。

(二)学习第五小节,指导写作。

教师引导:我们给别人写信,真诚地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给予别人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贴得紧紧的。 

“你想给谁写信,在信中你想说什么?”教师适时提出以上问题,并鼓励学生动手写一写。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选两句或三句,内容简短。

二、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一)采取“开火车”、“指名读”、“抢读”等方式读生字。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拼音和生字连线,给每个学生印发下去,让他们连线,进行认读测试。这样,对每个孩子的生字掌握情况教师就会了如指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掌握不好的字,可以拿出来重点再讲讲。

    (二)分析字型,书写生字。

    学:上中下结构,写紧凑。

    写:上下结构,注意下面的笔顺。

    给:左窄右宽。

    采:上小下大。

    成:独体字,注意笔顺。

    无:独体字,与“天”字相似,可以比较记忆。

书写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笔顺。

 

 

 

 

 

 

直接让学生理解“信”的含义,引入课文内容,为突破教学难点做铺垫。

 

 

 

 

 

 

 

 

帮助学生体会写信要用心,写自己的心里话。

 

 

 

 

 

 

 

 

 

 

 

 

 

123

 

 

 

 

让学生懂得抓住中心词语来理解诗歌,懂得写信要“用心、用情”。

 

 

 

 

 

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不给规定的模式或顺序,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同时设计多种形式的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读中,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

 

拓展学生的思路,从课文中说开去,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表达。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62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