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朗诵]《珍贵的教科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黛溪办事处城里小学  范 廷 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心情。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战争年代学生学习条件的艰苦,知道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英勇献身的经过,体会指导员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献身的经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战争片段)。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刚才的场面吗?交流后教师补充讲解:是呀,影片把我们带入残酷的战争年代。那是1947年春天,国民党反动派调动了20多万人的兵力进攻我们的革命根据地——延安,梦想一举消灭中国共产党,血腥统一中国。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党中央和毛主席毅然决定暂时撤离延安,延安小学也随之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就是在这样险恶的条件下,在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师生克服种种困难,顽强地坚持学习。当时,对延安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一本普通的教科书却是最珍贵的!所以课文的题目是《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课题,请大家再读课题。
    [因为故事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时代较远,课件播放战争年代炮火连天的场面,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当时战争年代生活环境的恶劣和人民生活的艰苦,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原因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悟。
    谁愿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同学们都想读,那就开火车来读,每人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不要着急,老师有重要任务交给你们:请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听读,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容易读错,需要向同学们提个醒。(读后交流)你们听得真认真。读书就要这样,把字音读准,不加字,不掉字。记住了吗?
    课文读通顺了,我们再一块讨论解决你们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好吗?还记得你提出的问题吗?学生回答。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按老师送给你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出表现教科书珍贵的语句,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请同学们轻轻读读这段话,看老师送给你什么法宝(学生读)。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开始吧。(生自由读全文)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同一阅读内容,不同的学生会以不同的方式去阅读,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投入到阅读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展示自己的空间,学生积极性高。]
三、品词读句,读中悟情。
    交流: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请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交流时刻:汇报的同学请注意,你认为哪段话写出了教科书的珍贵,就读哪一段。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明白了吗?谁先来读?学生读画出的段落,谈体会。教师随机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指导感情朗读。123
(1)这是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教科书,所以珍贵。
    学生第二自然段,谈体会。(课件出示)谁还画出了这段话?说说你的体会。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读这段话?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把最后一句换成‘我们希望得到一本教科书’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谈看法。“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激情: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学生急切地盼望能得到教科书,从而说明教科书的珍贵。咱们再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学生齐读。
(2)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所以珍贵。
    同学们还画出了哪些句子?生读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谈体会。如果你是延安小学的一名学生,当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谁再来读?指名读、齐读。老师读到这里的时候,精神也为之一振,高兴之情油然而生。现在我就是指导员,咱们一块来朗读课文3——7自然段可以吗?”谁来扮演文中的“我”?谁来读叙述部分?好,那其他同学都是延安小学的学生。请大家先酝酿一下感情,准备好自己的台词。开始吧!(师生合作朗读课文3——7 自然段。)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对“振奋人心、争先恐后”这两个词语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用它们说句话吗?可以用一个词,也可以两个都用。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教师适时评价引导,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帮助理解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学生学以致用,效果很好。]
(3)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学生读第10自然段,谈体会。(课件出示“‘快卧倒……’只是被鲜血染红了。……‘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读到这里,你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师生评价。学生再读,指名读,师生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再读。
 学生读第11自然段(课件出示“我扑到指导员身上……‘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师生评议: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个地方读得好?你愿再读一读吗?指名读。教师激情:指导员为了保护这一捆来之不易的教科书,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面对着眼前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教科书,他有许多话想说,可是已经没有力气说……(看课件图)你知道指导员想说什么吗?交流。这段话非常感人,请大家再用心读读,把自己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学生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具体到一个词的重读,如“好半天”“轻轻地摇了摇头”“微弱的声音”;具体到一个句子的语气,“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叫:指导员,指导员……”,甚至具体到标点符号的处理(如文中的许多的省略号)。123
4、书一直激励我前进,也体现了教科书的珍贵。
    学生读第12节,谈体会。教师激情: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人虽然走了,但那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还在,指导员牺牲前未说完的话还时时响在耳边,它们就像有一种无穷的力量一直激励着我前进。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结合谈体会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切实有效的读书方法。一者可以巩固学生此时的一得之见;再者可以升华学生的认识;其三,学生读好了一个个关键段落,就为读好全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谈体会,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特点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离不开教师的适时适度的引导。对于学生体会不深的地方,老师引导学生再读书体会、交流补充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课文读到这里,你明白教科书为什么珍贵了吗?谁来说说?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渴望——关怀——献身——激励 )。指导员为什么要用生命保护教科书?你能用他说的一句话来回答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指导员保护的不仅仅是一捆书,还是党中央、毛主席对延安小学的孩子们的关怀之情,是孩子们一颗颗渴求知识的心呀!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你们明白吗?

    师:现在,我发现同学们都已被指导员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此时此刻,你可能有许多话要说,那就请你们酝酿好感情,再用心把这个故事大声朗读一遍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前面学生对指导员的精神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整理和联想,这种体会得到深化和内化,通过反复地朗读,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积蕴内心的情感急待宣泄,这时再让学生把课文朗读一遍,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既然教科书这样珍贵,就让我们好好读书吧。请看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出示课件)“好读书,读好书”相信同学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请你们课外阅读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或电影、电视作品,如:《红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保卫延安》、《小兵张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准备参加班里的读书交流汇报会。同学们愿意接受这个作业吗?好,下课。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51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