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原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卡片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你们知道我们开鲁有哪些特产吗?(……)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啊,就拿水果来说吧,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 在江南北仑这个地方,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它就是杨梅( 板书“杨梅”)
 2、杨梅色鲜、味美,很多人都喜欢吃杨梅。有一位北仑籍的作家,名叫王鲁彦,他就特别喜爱北仑的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杨梅为题的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板书),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爱”字带点)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小小的杨梅,到底为什么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141页。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新词可以问问同桌,也可以查字典或其他工具书解决,并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然后要把课文读通顺。(至少读2遍)
      2、再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出示卡片,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细雨如丝  贪婪  吮吸  甘露  狭长  细腻  柔软   汁水  甜津津
   重点读音指导:吮汁津
      (2)指导理解词义。
  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
贪婪:贪图享受不知道满足。本课指杨梅树尽情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吮吸:原指把嘴唇聚拢吸取。本课指杨梅树吸收春天的雨水。
伸展:本课指杨梅树得到雨水浇灌,枝叶迅速生长。
甘露:课文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
细腻:细致光滑。
细雨如丝:形容雨很细小,像丝一样。
熟悉的词语通过做动作、扩词了解其词意。
 “伸展”可让同学们通过动作“伸”“展”理解杨梅树得到雨水的浇灌,枝叶迅速生长。
 “欢笑”可拆词再分别扩词理解杨梅树旺盛的生命力。
     4、指导书写:吮 贪
学习了生字,理解了新词,看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按自然段读文,要求正确流利 
    四、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五、自由读课文,你从中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做好标记,然后和同桌交流。
六、全班交流
    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第一段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了什么?
    (作者的家乡在江南,爱故乡、爱故乡的杨梅。)

学习第二段
  (一)通过大家讨论理解带点的词语。
   1、“贪婪”“吮吸”表达了杨梅树渴望春天、渴望细雨的情形。
   2、“伸展”“欢笑”体现了杨梅树的枝叶长得茁壮、旺盛。123
  (二)通过删读理解作者写杨梅树抓住了杨梅树的特点:枝条四季长绿,叶子狭长。
   1、用“”画出的词不读。体会写出了杨梅树的什么?
   2、板书,了解杨梅树的特点。
  (三)进一步从句中引导学生体会到,只有故乡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才能生长出那么茁壮,充满生机的杨梅树,以此表露作者对故乡、对杨树的喜爱之情

学习第三段
  (一)读第3段,介绍了杨梅的什么,分别用一个词说明。(板书:形色味)
  (二)按形状、颜色、味道三部分进行分析。
    2、读描写杨梅形状的句子。
    (1)找到描写其形状的句子。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提问:用对比的方法写其形,你了解了什么?这样的形状就一定可爱吗?
   (2)读后两句体会作用。用删读法体会后回答: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两句通过作者的亲自尝,去感觉体会出作者的喜爱之心。引发读者也想去品尝的心愿。
   (3)总结学习杨梅形状的方法。
     先找写外形的句子;然后体会作者品尝时的感受;最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找句子;体会感受;表达感情)
   3、用此方法学习第5、第6自然段。
    (1)读第5自然段按上述学习方法同桌讨论。
    (2)填空,理解颜色的变化。
      杨梅先是————,随后变成————,最后几乎变成————。
     提问:“几乎”是什么意思?(颜色的变化说明杨梅逐渐成熟。
    (3)写杨梅的味道,写了“由生到熟”、“又酸又甜”“越吃越爱吃”,还举例小时候贪吃杨梅的情形。
    提问:为什么写小时候贪吃的情景?
  七、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深化文章中心
  八、总结板书,指导背诵
    重点指导背诵作者描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词、句。)
  九、感情朗读:品读了课文,我们发现整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情意读一读整篇课文。
  十、重回课题:学完课文我们发现课文写的是杨梅,那么课题该叫《我爱杨梅》而课文却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题,再读读课题你有新的体会吗?(体会作者爱故乡的感情: 作者喜爱杨梅,看到杨梅就想起故乡,本文借赞美杨梅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十一、再读课文:梳理文脉指导写作
   1、你自己有特别喜欢吃的水果吗?想不想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介绍给大家吗?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他喜爱的杨梅的?(再读课文理文脉)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先总述爱故乡杨梅—分述爱杨梅树—爱杨梅果。)
      2、根据回答形成板书,理清文章思路。
   3、作者按一定的顺序,通过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他最爱的故乡的杨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方法
 十二、把你喜欢吃的水果介绍给大家
  十三、作业超市:
  喜欢写作的你,学着课文的样子写一写你最爱的水果。
  喜欢积累的你,摘抄本文的好词好句。123
  喜欢画画的你,画出你心中江南的杨梅。
  喜欢朗读的你,可以配乐朗读课文。
  喜欢背诵的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喜欢上网的你,遨游internet,搜索更多的有关杨梅的资料。
   喜欢李老师的你,可以以“李老师印象记”为题,写写李老师
     十四、板书设计:
                     杨
                     梅  枝:伸展、四季常绿
 树  叶:狭长、欢笑                 爱
我爱故乡的杨梅                                     故

            杨  圆圆的、桂圆大小、生刺(形状)  乡
梅  表面、果肉、汁水      (颜色)
果  又酸又甜、甜津津      (味道)

  相关资料
1、《我爱故乡的杨梅》
课文描述了家乡的杨梅树的美丽和蓬勃生机及杨梅果实的可爱和味道鲜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热爱的情感。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讲了“我”的故乡的所在地及“我”对故乡杨梅的热爱。第二自然段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雨中杨梅树的蓬勃生机。第三自然段简单介绍了杨梅树结果的时间,作为从树到果之间的过渡;第四、五、六自然段都是讲杨梅果实的。第四自然段讲杨梅的形状和小刺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及舌尖在触到小刺时的感觉;第六自然段讲了杨梅的颜色及其变化;第七自然段由杨梅的味道甜美写到“我”因爱吃杨梅而贪吃杨梅以至吃多了牙齿被酸倒了。课文无论是写杨梅树、杨梅果实,还是写“我”爱吃杨梅,都体现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句段赏析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析 “细雨如丝”是春雨的特征。这既告诉我们杨梅树生长的季节和环境,又暗示了此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欢笑” 在这里暗示杨梅树在旺盛地生长。这一段作者采用拟人写法,写出了雨中杨梅树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在茁壮成长,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
3、作者简介   作者名叫鲁彦,他是浙江省宁波市人。由于抗战爆发,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别的城市去生活。他先后到过长沙、武汉、桂林等地。人在他乡,对于家乡的一景一物都会倍感亲切与留恋,杨梅勾起了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作者正是睹物思乡,借物抒情,凭借着这小小的杨梅抒发出心中对故乡的深沉的爱。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28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