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西门豹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西门豹
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西门,复姓,名豹。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初到邺城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后来才知道百姓为“河伯娶妇”所困扰。他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原先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12渠,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

西门豹的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西门豹为邺令,他来到邺郡后,一不访拜地方三老、廷掾、里长、豪户,二不吃请受贿,三不祷告河伯尊神,而是乔装改扮,暗查私访。经过了解,深知邺郡大害有五:一、漳河十年九淹,黎民倍受漂溺之苦。二、*商垄断盐粮,低买高卖、盘剥乡民。三、巫觋利用神权愚弄百姓,最甚乃为河伯娶妇,不知枉死多少民女,枉搜多少财帛,枉受多少叩首哀告。四、地方里长、豪绅、三老、廷掾横征暴敛敲榨掠索黎民,为非作歹欺压百姓。五、宫廷争权谋位,不顾百姓痛痒,就是选派一县令,着眼也非在百姓身上。这五大要害,致使邺郡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万籁俱寂。再有韩、赵两国的骚扰,黎民百姓不堪忍受,于是,铤而走险时有发生。
西门豹为使百姓早脱苦难,便大胆改革。首先废止河伯娶妇,投巫毙命,破除神权,解放思想;其次责罚*商,稳定物价;进而严训乡绅为百姓平冤昭雪;在民心安定之后,引导百姓在漳河之侧筑十二条渠,引漳灌田。这样一来,邺郡振兴待望。

西门豹罢官
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为官清廉,终日勤勉,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不过他对魏文侯的左右亲信从不去巴结讨好,所以这伙人怀恨在心,便勾结起来,说了西门豹的许多坏话。年底,西门豹向魏文侯作述职报告后,政绩突出的他本应受嘉奖,却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罢了他的官。
西门豹心里明白自己被罢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治理不当,甘愿受死。”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给了他。西门豹回到任所后,开始疏于实事,而去极力巴结魏文侯的左右。又一年过去了,他照例去述职,虽然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可魏文侯却称赞有加,奖赏丰厚。这时,西门豹严肃地对魏文侯说:“去年我为您和百姓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所以印象好,您就对我大加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这种赏罚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侯便走。魏文侯醒悟过来,连忙对西门豹表示歉意说:“过去我对你不了解,有偏见。今天我对你加深了认识,希望你继续做官,为国效力。”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西门豹纪念馆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已广为天下人知,日前,临漳县为战国时曾任该县县令的西门豹兴建纪念馆,以彰显其破除迷信之举。12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文侯时到邺地(即今临漳县)任邺令。由于当时邺地长期受漳河水患侵扰,一些巫婆神汉便乘机勾结官府,假冒为河伯娶妻以治水患而大肆敛财,每年还要将一名青年女子投入漳河水中淹死。西门豹任邺令后破除迷信,投巫于漳,兴修水利,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
为弘扬科学精神并挖掘当地旅游资源,临漳县政府投资150万元兴建西门豹纪念馆。该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达到2200平方米,馆内设置西门豹塑像、图画、碑刻等。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019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