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简介: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
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运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所带出的词语或其它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的中国人民的友谊;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选择:(主要方法)
情境教学法 分组合作探究法质疑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部分生字。积累部分四字词语。
2、 读通课文。学习课文1—9自然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3、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初步感受卖木雕少年美好、纯洁的心灵。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一) 欣赏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
1、师述: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瀑布怎么样?[学生自由赞美]
2、师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就是位于南部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的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个名字是1964年赞比亚独立后恢复的原名,历史上它曾经又称为维多利亚瀑布。
3、指导朗读“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二) 谈话过渡,揭示课题
1、师述:就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我们就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7 卖木雕的少年]
(三) 课题质疑,引发思考
1、师述: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这是个怎样的少年?木雕是什么? 作者和这个少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为什么要写他?……]
3、师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究我们想知道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渎课文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的地方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从课文内容中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二)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屏幕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语。指名带读。[教师指定]
(2)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语。指名带读。[学生自由选择]
(3)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教师指,学生快速认读。[随机指名认读]123
(4)再读“驮”“掏”,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2、检查难读的句子
 (1)师:有没有特别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大家一起读一读。
屏幕出示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2)教师指导朗读。
3、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
(1)师述:我们读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现在看一看大家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我知道木雕是指——
我知道卖木雕的少年是——(板书:非洲 十五六岁黑人少年)
我知道作者和卖木雕少年之间发生的事是——(“我” 买 木雕少年 卖木雕 )]
三、研读课文,探究重点问题,深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一) 学习课文一、二两个自然段
1、引述:刚才有位同学说,作者是因为要买木雕才遇到卖木雕少年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买木雕呢?从哪里可以知道?
2、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该生读课文。
3、引导:“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4、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从刚才的画面看到它的壮美,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5、屏幕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问: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相机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6、这里作者以十分概括的语言写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景色,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7、师述:对!因为买木雕是课文的重点内容,而大瀑布的景色是次要的。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知道,是因为朋友介绍要买木雕,所以作者才去买木雕。
8、齐读一、二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三——九自然段
1、师引:同学们,作者在朋友的介绍下,应该是决定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的,但是作者买了吗?快速阅读课文3——9自然段,思考: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买了没有?
(2)在作者和卖木雕的少年买卖木雕的过程中,作者是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说的?用“ ”划出相关的语句;卖木雕少年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 汇报讨论。
(1)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汇报作者买了没有。
屏幕出示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板书:没有买木雕]
(2)学生找出作者怎么做的、怎么想、怎么说的句子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a: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b:能不能感受到作者没有买木雕的遗憾?
(3)学生找出卖木雕少年说的、做的句子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屏幕出示相关句子: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一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深情。]
a:教师引导: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b:从这些语句中,你能想象出少年是怎样想的吗?
 [急切地劝说,希望作者能够买一个木雕。]
4、小结过渡:是的,在整个作者和卖木雕少年的买卖过程中,作者的爱不释手却又犹豫、矛盾的心理,以及少年急切希望作者买木雕的心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读,来表现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呢?
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买卖对话部分。
(1)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在小组内分角色读。123
(2)汇报朗读。
a:三个学生配合朗读。[一生读叙述部分,一生读作者,一生读少年]
 [师问读少年语句的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师生共同评价)
b:师生合作读。[一生读叙述部分,教师读作者,全班读少年]
四、拓展过渡,顺承第二课时
1、师述: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透过那少年眼睛里流露出的一丝遗憾的神情,你们大胆想象一下,他除了因为作者放弃购买木雕而遗憾,还会想到什么?
[用行动来弥补这种遗憾]
2、师总结:的确,这位卖木雕的少年,没有让作者将遗憾带回中国,无偿地送给了作者一个木雕纪念品,[板书:送]他以自己的纯朴、善良留给作者永远的感动!以一个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特有的感情谱写了一曲中非人民友谊之歌。这也正是作者要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所在。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10——16自然段,深刻体会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心灵,并巩固未练习的生字词,积累课文中词语。
[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卖
 买
黑人少年“ 我”
没买
 送
 深厚友谊
非洲 中国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91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