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学设计]《太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和方法。学习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二)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理解自然段的内容,特别是没有中心句的第5、6自然段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情况,并纠正读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菌(j&n)”不要读作“(j(n)”的音。
   2.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
    传 chu2n(传说、传递)        都d#u(都是太阳送来的)
      zhu4n(自传、水浒传)        d&(首都、都市)
    差 ch4(差不多)              漂pi1o(漂浮)
      ch1(差数、差错)             pi4o(漂亮)
      ch1i(出差)
   3.注意不要读错以下带点字的读音:
     比较(ji4o)
     疾(j0)病
     虽(su9)然
     哪(n3)能
     那(n4)里
     抵(d!)得上
   4.“兽”“殖”“蔬”“蒸”是翘舌音,注意不要读错。
   5.正字:
     生字中,“殖”的右半部“直”不要少一横;“蔬”字不要少写一点;“菌”的下部不要写成“因”;“疗”是病字头,不是广字头。
     “抵得上”的“抵”是“扌”旁,不要写成“亻”旁。它的意思是顶、相当。
     “汽”和“气”:“汽”,由液体或固体变成的气体。如汽车、汽水。“气”,如气体、空气、气味。
  (二)思考解答: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活动?
    这篇是写物——太阳(属天体)的说明文,但不是自然课。学习这一课,除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还要学习介绍有关太阳知识的语言和表现方法。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自己概括拟写。投影幻灯出示: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第一句是第二段的总括句,如画了这一句也不算错误。)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或利用太阳光预防和治疗疾病)。1234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或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四)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出两个结构段。
    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第4~8自然段为第二段: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提醒学生:第一段写太阳的特点,第二段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即第4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既是两段之间的过渡,也是第二段的总括。
  (五)指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一边读,一边想”,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明确“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二)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并初步学习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方法。
  (三)学习用“如果……就……”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一边读,一边想”,通过阅读,了解太阳的特点,明确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认识数字和比较说明的方法,做好词语、句子的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
   1.指出课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个穷国的君主,善于射箭)射日的传说做开头,后羿射日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吗?
    (不可信,这是神话传说。)
   2.既然不可信,课文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开头呢?看看不用它做开头,一上来就说“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可以不可以?
    (可以)
    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3.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传说和“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之间用“其实”过渡,“其实”是什么意思?不用这个词可以吗?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段落中还有这个词或类似的词语。其实,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起转折作用。
   4.接着课文写了太阳离我们很远,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远呢?(用数字)
    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或“特别特别远”,哪一种说法好?为什么?
    (肯定:用数字说明问题,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它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5.指名读第2、3自然段。
    提问:看看这两个自然段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大、很热的?写太阳很大时,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写太阳很远时,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要求学生把数字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的括号里,然后归纳:
    (这一小段不仅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表现太阳很大、很远,还用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进一步说明太阳很大,就更加具体、鲜明了。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变成汽。这就把太阳很热,形象具体地告诉了我们。)
   6.齐读第一段,做课堂练习:
    ①用数字说明天气很冷或很热,火车行驶很快,塔楼很高,树干很粗,等等。
    ②有一位篮球运动员身材很高,用数字或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很高。
    ③公园有一棵老槐树,树干很粗,用数字或比较的写法,说明它很粗。1234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这一段是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来。
   2.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这两句话在说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说明太阳和地球上的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说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是事实;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不是事实。)
    第二句虽不是事实,可是当作事实说的,从哪个词看出来?(如果……就……)
   3.指出:“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设的句子里。“如果”后面提出的事实“没有太阳”是假设的,“就”的后面是假设的事实所产生的结果: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4.课堂造句练习:教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产生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__
   5.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前面概括,这一段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为什么?根据下面的问题,画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无数小水滴)
    无数小水滴是怎样形成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水蒸气是哪里来的?(从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是怎样变成水蒸气呢?(吸收了太阳的热变成的)
   6.看看这一小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讨论: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句话?上一句末尾的词语和下一句开头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上一句末尾的词语也是下一句开头的词语)
    归纳:这一小段话,承上启下,环环相扣,清楚地写明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云、雨和雪。
   7.做课堂练习,用课堂讨论形式模拟第5小段句式,说几句话。上句末尾和下句开头使用同一个词语。出示第一句:“走进公园大门,迎面是一个圆形的花坛……”,接下去,要求学生用“花坛”开头说出第二句。如“花坛里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花朵围绕着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喷出清亮的水珠”,“水珠映着阳光,闪着七色光彩”。
    (如有同学问起这种说法叫什么,可以说明是“顶针”辞格)
   8.读第6自然段。提问:这一小段是写有了太阳才产生了风,从段中指出的,谁能用一句话归纳:风是什么?
    (风是流动的空气)
     空气为什么会流动?
     (空气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的缘故)
     空气为什么会有的冷,有的热?
    (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多空气就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热量少,空气就冷)
     为什么空气有冷有热就会流动呢?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补充: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热膨胀变轻就会上升、移动,随着冷空气就会补充,这就形成了流动,也就是形成了风。
   9.读第7、8自然段。简要地说说太阳光有杀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实例(师生共同举例)。
     提问:第8自然段共写了三句话,哪一句是全文的总结?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1234
     (第一句话)
     再谈谈“第一句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什么词语可以替换它?
     (总之、总而言之、总括起来说)
   10.回忆一下第4自然段的学习,再看看这一小段前两句的意思和说法上有什么特点?
     (意思相同,说法不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是假设的,也用了“如果”。)
     这一小段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是自然界的意思吗?用什么词可以替换它?
     (当然、理所当然)
  (三)通读课文,结合板书总结:
    《太阳》这篇说明文,通过阅读、分析,我们获得了有关太阳的特征的知识,明确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课文两大段在内容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距离我们又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通过课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数字”和“比较”的说明事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说明问题,给人以具体、鲜明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会背最后自然段。
    2.做模句练习如下。
      仿照第1、2句,做第3~5句的模句练习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65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