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_〈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反思 说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她是我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二.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三.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当时阮恒的内心活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阮恒(学生齐说)。
             师:谁来读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请拿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课文。
    3.师:同学们读书的姿势真整齐,读了课文,我们先来检查生字次的预习情况,请翻到字表,开火车认字组词。
      生:一个一个的认字组词。
      师:评价学生的读字和组词。
      师:打开课文的词表,全班齐读词语。
      生:读词语。
      师:同学们不但词语读得好,也很会组词,真了不起!
    4.师:会读书的同学,在读了课文之后,一定有话想说,比如说,你读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生:我知道了阮恒救了小姑娘。
      生:我读懂了,阮恒救小姑娘,是因为是他的朋友。
      生:我不知道为什么课文中这么说: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有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为什么小手举了,又放下,有举了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师:你读书读到心里去了,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5.指名分段读课文,生评价。重点指导血字的读音:血 ( xue xie )师正确的知道学生读准字音。
   6.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主要内容吗?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
   7.学习课文的1——4段
      师:自由的朗读课文的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是谁给小姑娘献血的?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小姑娘输血的?阮恒为什么要给小姑娘输血?
      生:交流这些问题。
   8,师:“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
      生:是说事情到了眼前,形式非常的紧迫。
      师:你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当时的情况非常的危险,如果不及时给那个小女孩输血的话,他的生命就有危险了,不能再等了。1234
      师:你能用这种语气读出来吗?
       生:读这句话,师指导读。
       师:谁再来读第五段?说说你的感受和体会。
       生:我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体会到了,阮恒是想救那个小姑娘,
但是又忽然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说明了他经过了一番思想的斗争,最后还是勇敢的做出了决定,他是一个勇敢的人,是一个小英雄。
       师:比赛读这一段,男女比赛读。
       师:是啊,阮恒是个勇敢的孩子,他要救那个小女孩,因为是他的朋友!那阮恒是怎样去做的呢?请同学默读课文的6——11段,画出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并想一想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还可以在句子的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课文,找句子体会。
    9.学生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并说说你的饿想法。
      生:“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阮恒当时很害怕,也很痛,但他还是很坚强。
      生: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从这些句子中我体会到了阮恒当时输血的情景,他很伤心,自己会不会死去呢?这些词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啜泣,呜咽,哭泣,抽泣”,我体会到了他当时阮恒的内心很痛苦,难过。
      师:你说得很好,请你们也把这些句子和词语画出来。
  10.师:下节课我们接着来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

板书设计:                      18   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    迫在眉睫   输血   阮恒
                                    无私奉献
教学反思:
这是我课堂评价时上的一节课,是上的第一课时。这节课中,重点是要求学生要认识8个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的读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是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学习,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既要抓住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更要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学会抓重点词读懂句子的方法。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找,动笔写下自己的体会,这能让学生主的去学习,研究。第一句“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让学生找出之后,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再请学生然后再同桌交流,之后集体交流,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之后学生的感悟自然就深了,交流起来也就更充分、更全面了。通过这个句子的学习,一方面是要找出阮恒身上的一对“矛盾体”,梳理出教学的主线“害怕但更坚强的阮恒”,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这句话的学习,体会出“她是我的朋友”。在重点段落中,学生能够挖掘重点词语,句子感受,如:“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从这些句子中我体会到了阮恒当时输血的情景,他很伤心,自己会不会死去呢?这些词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啜泣,呜咽,哭泣,抽泣”,我体会到了他当时阮恒的内心很痛苦,难过。再通过读说,学生逐步感悟,情感得到升华。1234
 因为是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没有突显出来。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她是我的朋友》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是围绕本组专题“可贵的亲情、友情”而选编的。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2、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品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阮恒舍己救人的品质,培养学生真正的友情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体会描写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阮恒舍己救人的品质,培养学生真正的友情观。
二、 说教法
    1、情境法。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扣题法。本课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说说“她”是谁?“我”是谁?为什么要用人物的语言作课题?再简单介绍小女孩、阮恒的情况,用二三句话说清楚这对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训练学生审题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谈话法。
三、 说学法
    1、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出问题;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体会感情;最后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2、思维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由表及里地深入领会语言文字的内在意蕴。
3、迁移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后,引导学生结合思考练习2的要求小结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用这种办法学习第六——十一自然段。
四、说教学程序
(一)披文入情,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时,很自然的介绍一个小英雄进入故事中。
2、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中自悟,与作者产生共鸣。
3、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二)精读品味,体会情感
    1、抓关键词,了解危急。抓住“迫在眉睫”一词,质疑、释疑,了解事情的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刻不容缓。
    2、品词析句,感受悲壮
(1)决心献血。以课后思考练习2为例,让学生找出其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这一系列动作变化的语句中,引导学生感悟他献与不献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下定决心举起手来,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她的生。
(2)献血时的表情、动作。采用以上的方法来学习,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哭”的词,引导学生比较“啜泣”、“呜咽”、“抽泣”这几个词的意思,提出问题:阮恒为什么会这样?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再划出他不断地掩盖自己痛苦的动作,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讨论,明白:他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他那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为朋友牺牲时的痛苦的高尚灵魂也越来越鲜亮感人。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真切地感受这悲壮的气概。1234
(三)指导朗读,陶治情感
    1、把握环境特点读。如指导读面临严峻的局面的句子时,语速要稍快,读出紧张危急的气氛。
2、把握感情基调读。如“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为表现孩子的思想斗争,“沉默”要读得缓慢、轻声;为强调精神紧张,读“颤抖”的声音稍带发颤;“举——放——举”这三个动词要读出语速的变化(从慢到快),特别是最后“举起来”语气要坚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人物的心声。
(四)板书设计:             18   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    迫在眉睫   输血   阮恒
                           无私奉献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65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