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说课稿_《争吵》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争吵》。下面我分七大部分介绍一下我对这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争吵》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展开。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蒂之间因本子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二)、课程标准对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是: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学会默读,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借助字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诚心诚意、缘故”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采用唤起学生记忆法,读议结合法,探究讨论法,合作学习等方法来完整的呈现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能够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根据以上内容,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重点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三、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坚持以学定教“以文为本,以生为主,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
教法上,首先利用多媒体及课堂生成资源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激活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的把握教学上的重难点,从而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其次,根据文本特点,确立以读为主线,读议结合,以多种形式的读与不同角度的启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深入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从而突破重难点。
同时,教师要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组织课堂,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充满活力。
学法上,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采用读书法,小组合作,读议结合,自主探究的学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学习,在与人合作交流中学知识,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为更好的实施教学,特做好以下准备: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预习好课文。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本课在两课时内完成,下面我介绍一下第一课时的设计思路。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根据心理学原理,我利用直观手段来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唤醒学生的心理体验,产生良好的阅读期待。】
我是这样设计的,上课伊始,我先播放一段课间活动时两个同学争吵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清官难断家务事,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时,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谈话交流。这时,教师再引入本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两个好朋友发生争吵的事,咱们来看他们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123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据题质疑。
学生通过题目质疑,产生阅读期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朗读时可以分段接读,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2、读后让学生评价,侧重于读的要求。教师可以适时在提问中引导:你认为他读的怎样?你可以这样读给大家听吗?
3、畅谈收获,梳理问题。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在这里,学生可能知道争吵的主角以及争吵的结果,但对于安利柯的心理变化和父亲话的含义不是很清楚,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及时引导学生去易存难,找准本文的切入点。
【以上三步设计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于教师把握好学情,确定下面教学的重难点,突出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默读能力,渗透边读边想,读议结合的读书方法。让学生的阅读实践代替了老师的分析,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读书的好处与乐趣,并充分发挥了每一个人的情感体验。】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从收获或问题入手,学生提不出,教师可以直接提出。比如,争吵后安利柯的心理活动和他言行举止的句子,让学生通过读书,小组合作,畅谈各自见解。
我设计本课教学时以安利柯的心理变化为主线,结合“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默读能力,渗透边读边想,读议结合的读书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深入走进文本,透过语言文字去揣摩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当“我”被克莱蒂碰了胳膊肘时。“我”火了,于是产生了报复的念头;“我”与克莱蒂吵架后,觉得既后悔又不安,后悔自己骂了好朋友,觉得做了对不起他的事;心里暗暗说要向他认错,可是又碍于面子,嘴上说不出口……课文讲述的这些情况,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是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事。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的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2、有了以上的交流感悟做基础,再安排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我”和克莱蒂的品质也有较深的认识。教师可以相机板书:
“我”不安后悔想认错知错就改
克莱蒂宽容大度友好待人
3、而对于本课的另一个重点:体会理解父亲的话,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父亲的话,同时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认真读这段话,画下感悟深刻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写读书体会。
(2)、如果有不懂的语句,用不同的符号记下来,再和同学交流一下。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阅读时个性化行为,不能以老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所以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
4、汇报交流:让学生对这段话进行交流,加深理解。教师相机引导:父亲想要我做一个怎样的人?你认为“我”做到了吗?
等学生充分理解句子含义后,再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在读中感悟。123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
学到这里,我用课件出示一个问题:你喜欢本课中的谁?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谈收获,深化本课的学习。
(四)拓展升华,积累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假如当时克莱蒂想打架,为什么后来会主动和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让学生写在本子上,写完后交流.
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顺势引导:让我们珍惜身边的友情,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让友谊之树常青!作为本课结束语。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读《爱的教育》这本书。
2、自己也试着写一篇自己和同学闹矛盾的经历。
【设计理念:作业的设计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乐于参与,去实现各自的探究目标,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
争吵
“我”不安后悔想认错知错就改
克莱蒂宽容大度友好待人
善待朋友珍惜友谊
【设计理念:以上板书简明扼要的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人一目了然,展现了本课的重难点,体现了课堂学习的民主化,主体化。】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45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